通过释典礼等礼乐活动奉祀先祖孔子,是历代孔子嫡长子孙的终身职责。
儒家文化
孔孟儒家文化
十八大以来,整个中国的精神气候、文化气候、学术气候正在发生深刻变迁,整个舆论环境开始朝着“中国化”的方向被加以重构。
董仲舒“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蕴含了丰富的民本思想,他不但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传统,而且将其与天人学说融为一体。
孔子憧憬的理想社会是:人民物质富足同时又有高尚品德。所以在我们这个利益冲突不断的时代,急需孔子、急需复兴人文主义。在这种大背景下,孔子关于道德的学说显得尤为重要。
孔子一生最大的抱负虽在政治,但最大的成就却在教育。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民归心焉。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现代中国人仍然承载着中国文化传统,而儒学是阐明、体现中国文化传统的最佳学说。
儒学本是明体达用之学,孔子用生平践履做了完美的注脚。其一生功业为三:首先,教与学;次等,政治;最次,著述。这三等事业“仁”以为贯,“乐”以昭著,为百世垂仁德之范,为千秋开和乐之象,盛德日新,大业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