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楼成为济宁市太白学会和李白纪念馆所在地。楼内文物众多,林立的碑刻,历史名人所留下的题咏不胜枚举,多达260多篇,题咏作者200余人。
太白文化
太白文化
他在济宁生活二十余载,与太白楼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济宁留下了五十余首诗词歌赋,被人们广为传颂,他就是李白。
千古名楼在,岱宗试比高。白云来海际,黄水下重霄。
公元736年,36岁的李白举家迁到济宁(古称任城),一住就是23年。可以负责任地说:济宁是李白当之无愧的第二故乡。
太白楼,太白路,诗仙遗风;运河畔,伊人影,几度梦回。
生命中有多少遇见,令人怦然心动,没齿难忘。
开元二十四年,李白携同夫人及女儿平阳,绕道太原,举家寄居在山东任城(今济宁市),在这里居住了23年,任城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济宁市李白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济宁市太白酒楼举行,大会通过现场举手表决,推选丁冲为会长。
这批竹简中的《诗经》全部为《国风》,有《周南》《召南》等,共58篇,其在学术史上的价值自不待言。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