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曲阜地区重要碑刻近700块,附录碑刻存目及研究文章20余篇,总计200余万字,涵盖了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中曲阜入选的全部90通(方)碑刻。
碑学研究
碑学理论与碑学研究
山东收藏甲骨文中特精品4片,其中一件为“鬼方卜辞”。刻有“鬼”字的甲骨文全国共发现3片,大陆只此一片,另两片在台湾,极为罕见、也弥足珍贵。
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齐鲁文化名家”范正红,向记者讲述他与济宁金石文化的渊源。
形成了以周秦金石、汉魏碑刻、书圣风采、鲁公气度等一脉相承、积厚流广的齐鲁书风传承系统。
走进嘉祥,幸福吉祥!
天津博物馆是甲骨文收藏和研究的重镇之一。馆藏甲骨文1847片(天津历史博物馆)主要得益于王懿荣、陈邦怀和王襄等人的旧藏
1786年八月,黄易(1744—1802)自开封返回济宁,在途经嘉祥时,他偶然发现了武梁祠画像石刻。
甲骨文出土于河南的殷墟,但它与山东有着很深的渊源,与济宁的关联也极为密切。
微山县文化馆收藏一块隋开皇六年(586年)《仲思那等造桥碑》。此碑原在马坡乡石里村,1980年迁至县文化馆。
1972年屈万里膺选台湾最高学术称号中央研究院院士,他的当选理由是:对先秦资料之考订、中国古代经典(诗、书、易等)及甲骨文研究均有成就,尤精于目录校勘之学。他在甲骨文方面的治学过程和学术成就尚没有专文介绍,谨以此文补白。 一、结缘甲骨文 194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