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各界纪念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75周年释奠典礼”于9月28日上午6时在台北市孔庙隆重举行。
始祖文化
祭孔活动自公元前479年绵延至今,早已超越简单的祭祀仪式,既是对先贤的追思与敬仰,更是传承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认同的精神纽带。
“三皇五帝”作为古文献中的上古圣王,在中国家喻户晓,他们是神话传说还是确有其人一直是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
在《礼记》《周礼》中记载的上古五帝,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是最具影响力的部落或者部落联盟首领,都在东方的汶泗流域。
微山仲子庙是目前中国境内保存越南使节题咏篇目最多,题咏碑刻最多、立碑时间最早的地方。
值先师诞辰2574周年之际,华夏贤达、四海宾朋、孔子后裔,谨以鲜花雅乐敬献于曲阜孔庙大成殿前,恭祭先师孔子、四配及诸贤哲。
平心而论,孔子作为至圣先师,作为中国文化与教育的代表再合适不过了。
有一种祭祀仪式,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认同感,两千多年来连绵不绝,那就是祭孔大典
4月5日时值清明节,癸卯年清明至圣林孔子后裔祭祖大典在山东曲阜举行。现居台湾的孔垂长本次专程赶来山东曲阜参加春季祭孔系列活动。
夏朝不是一个夷夏东西的问题,夷本身就在夏朝的范围之内。夏代即是由众多国族组成的早期国家,所谓“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当禹之时,天下万国。”文献记载的山东地区这个时期就曾居住着许多国族,其中,东夷集团是活动在这一区域的重要部族。自夏王朝建立前夕,东夷国族首领在权力结构中就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