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本是文武全才,他不仅膂力过人、武艺超群,而且对于军旅之学也颇为精通。
儒家文化
孔孟儒家文化
孔子讲智谋又是以“仁义”为前提的。他不赞成诸侯之间为兼并土地,掠夺人民而进行战争,但一旦战争发生,他则反对以偷袭、设伏、权诈、暗算取胜的作战,孔子认为这是有违“仁义”的。
先秦儒家对战争的基本态度是把战争置于最高的道德原则“仁”的基础之上。因此先秦儒家的战争暴力观里张扬着一种独特的东方伦理主义精神。这一精神滥觞于孔子,经孟子发扬光大,旋由荀子集其大成。
来自大陆和港台的26位代表,就“当代儒学开展的前景”、“当代儒学发展的分析与反思”、“儒学与世界哲学”、“儒学与政道”、“经典诠释与创造性发展”及“儒家经典与现代教育”等六个分论题展开了交流和讨论。
追求和实践仁义的伦理、道德价值和信念,是孟子所说的“士”要做的事,当然也是孔子及其儒家信奉的目标。
在孟子那里,性善的论说是一种引导性的概念,它具有的功能是双重的:一方面是引导吾人获得存在转化与提升的自觉,一方面是为存在的转化提供一种根本性的方向。
今天的论坛以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之间的交流为主题,为了真正有效地交流,我认为应该先弄清两者之间的根本差异,然后来看能不能超越或搁置这些差异来寻找共同点。
在“孟子思想与干部政德教育”专题系列讲座上,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杨海文,主讲了题为《仁民爱物与生态文明》的课程。杨海文从孟子“仁民而爱物”思想讲起,从《孟子》中的“不违农时”“齐王舍牛”“缘木求鱼”“揠苗助长”等成语,生动
一、学派的核心是家族相似性 一个学术流派的形成,是一群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或者以地域、或者以方法、或者以观点;或者一人独出,先成一家、众人跟进;或者众人不约而同,遂成风潮。旧学发新,又往往有历史悠久之学脉,在新气候条件下老树新枝。新儒家学派多
为政者如果做到了节俭、不贪,并不意味着就称得上清廉了。我们先来看看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的一则故事。 有一个官员死后,自恃一生清廉,到了阎王面前,身着官服,昂首挺胸,自称为官时所到之处,只喝一杯水,毫无贪墨,因此无愧于鬼神。不料,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