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属于语录体,采用春秋时期的口语阐述,浅显易懂,但因记录的多是孔子的只言片语,既难形成严密的体系,又缺乏详细的语境说明,为后人准确理解《论语》增添了困难
儒家文化
朱子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认识成果的总结,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作为文化遗产,朱子学是超越时代、超越区域的。
礼义思想,就是儒家的思想;礼义的精神,就是儒家的精神。
《论语•泰伯》篇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被视作孔子提倡愚民政策的铁证反复提及。实际上,这是后人曲解了孔子真意。这句话的正确断句应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它体现的是孔子的重民、爱民、知民思想,与所谓“愚民”思想风马牛不
书院是中国士人的文化组织,书院制度的移植始于明代,第一站是隔黄海、鸭绿江而与我相邻的“东国”朝鲜。
孔子、孟子都是要求统治者让利于民,先让老百姓富起来,才能要求他们学忠信礼义,否则,“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孔子的道德仁义礼的要求都是针对从政者,只有从政者按照道德仁义礼做好了,老百姓才能活下去、才能活得好。
本文为“第二届儒家学术研讨会:儒学与现代社会治理”录音整理稿。
《春秋》的语言艺术成就,集中到一点,就是精心用词,寓褒贬于词语之中。
在美国经济文化重镇洛杉矶这个火热的季节,中国历史文化大省、“孔子家乡”山东带着同样的热度,进行了一场跨越太平洋的文化“路演”。
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儒家有较为深入的探讨。有知先行后、知易行难、知先行重、知行并进、知行合一等多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