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非常推崇音乐教育,他的乐教思想根源于其伦理哲学理念,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宗旨。
儒家文化
孔孟儒家文化
儒家的政治,首重教化,礼乐正是教化的具体内容。由礼乐所发生的教化作用,是要人民以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的人格,达到社会的和谐。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致力于社会和谐、天下大同。
孟子以承续尧舜、孔子之道自任,对孔门圣道传承观念及其谱系作了系统的表述。
《孟子》一书积累了孟子的毕生思想精华,阐述了儒家理想中关于如何成为君子,实现“内圣外王”的人生价值的深刻道理,其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
第一,孔子的教育创举及其意义;第二,孔子的师道主张与实践;第三,孔子的教育理念与范例。
书院教育模式堪为我国高等教育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
至圣先师孔子不仅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位伟大教育思想家、教育理论家 ,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实践家。正如理学鼻祖周敦颐评价的一样,“夫子道德高厚,教化无穷,实与天地参而四时同。”
《大学》不是仅仅讲博学,它是适合于成人的一个教育文献。大学之道可以说就是“大学”的教育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