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梁山脚下,听着水浒英雄的故事长大,心中充溢着浓郁的侠义情怀,总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梁山好汉。
梁山历来有练拳习武的民间风俗,怀揣着行侠仗义的梦想,从小便喜欢舞刀弄棒。待“功夫练到八年上”,路见不平总喜欢挺身而出,危难当前也往往舍我其谁
成为梁山好汉,不仅要有高强的武功,还要有济贫扶弱的情怀。记得1991年,我陪祖母到济宁看病,在车站遇到一个饿得晕头转向的小伙子向我求援,原来他是河北沧州的一位退伍军人,在参加战友聚会回家的途中被人偷去了钱包,向人乞讨又拉不下脸面,已两天没吃饭了。我当即把他让进自己下榻的小旅馆,看着他狼吞虎咽地饱餐一顿,第二天又从拮据的医病款中为他买了返程的车票。几个月后,他从家乡来梁山看望我,谈及农村家庭困难,想买辆三轮车做生意,我又从微薄的工资中给了他500元资助。临走时,这位沧州汉子禁不住感激涕零,痛哭失声,以农村最古老的下跪仪式,来表达对梁山人的钦佩之至。
梁山素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水浒遗风,与朋友喝酒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在喝酒时,我的口头禅是“宁伤身体不伤感情”。请别人喝酒作主陪,心想,自己不多喝怎么让别人喝好,总是率先垂范;别人请客作主宾,看那么多人陪自己,又怎么好意思不喝扫大家的兴,所以往往喝的一塌糊涂,有时喝的第二天不得不挂吊瓶,真是吃尽了苦头。更让自己难堪的还是在经济方面,平时乐善好施,朋友借钱总不愿让人家败兴而归,等到自己建房时又不好意思向借钱的朋友张口,不得已只好硬着头皮再向亲戚或别的朋友家去借,这种滋味实在不太好受,谁让咱是“梁山好汉”来着!
有一次,陪一位外地朋友爬梁山,真担心梁山没有险峻的山势,没有旖旎的自然风光,甚至缺少历史古迹而让朋友失望或扫兴。没想到在送别宴会上,这位朋友却异常兴奋地说:“八百年沧海桑田,英雄的身影早已淹没于历史的烟尘中,今天,我们还能真切地感受到梁山好汉的豪爽之气、侠义情怀,真是不虚此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