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我提了些什么议案和建议。这里我就其中的两个方面简单谈一谈,也听听大家的意见。
一是我建议“用文化提升武汉三镇江滩的品味”。主要理由是:通过几年的倾力整治和精心打造,武汉三镇的江滩景观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应该说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正在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但在欣赏完江滩美景后,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无论是汉口江滩,还是武昌江滩,人们感受到的仅是一种阔大的气势,却缺乏内涵层面的东西,难以给人留下可以回味的东西,我将其概括为有“形”无“神”。我认为这个“神”就是文化内涵。吾以为应该“用文化来提升武汉三镇江滩的品味”。
那么,该选用什么样的“文化”作为江滩文化建设的主题呢?我认为:荆楚文化、武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都是可以考虑的。不过用“水文化”作为江滩文化建设的主题比较合适。
其一,“水文化”是指人们治水、管水、用水、护水过程中所透视的精神和物质内容,是人们在水事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江滩是人与水亲密接触的地方,这使人们对“水文化”的理解最为直观,可以提高人们识水、爱水、护水的自觉性,这对我们武汉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和谐武汉的构建是很重要的;其二,水是武汉城市的依托,水造就了武汉三镇,也是武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江水在孕育武汉的同时,也滋生了武汉文化。关于武汉的文化,有首义文化、大禹文化、知音文化、码头文化、三国文化和盘龙文化之说,综观这些文化,好像都是以武汉的江水文化为基础的。在武汉市的市名以及十三个区中就有十个区的区名与水字有关,如江汉、江岸、江夏、汉阳、汉南、洪山、新洲、东西湖、硚口等;其四,“水文化”对“和谐武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武汉正处在“优于水和忧于水”的尴尬境地,水(资源)是武汉发展的最大优势,水(环境)也成了武汉发展的最大忧患。发挥水(资源)优势,根治水(环境)忧患的出路,在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水和水环境的认识,自觉地正确处理人与水的关系。因此,“水文化”建设对武汉的科学发展,对“和谐武汉”建设是具有意义的。
以上观点不一定正确,谨请大家斧正!建议中也吸纳了一些学者的资料,深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