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4年12月26日《新京报》报道,12月25日,北京三中院一审落槌。法院认定于正等五被告构成侵权,判决《宫锁连城》停止传播,判决于正公开赔礼道歉,判令五被告赔偿500万元。
就法律角度而言,于正方尚有上诉的权利,也就是说,有关官司的输赢还没有最终的定性。然笔者注意到,面对一审结果,不少媒体却心急火燎地“炮轰”于正方。
譬如,12月25日当天,政治权威性颇高的某个中央级媒体的官方微博就声称:“以抄发家,哪怕名利双收,实是自设陷阱;以炒博名,纵然举世皆知,也是不良行径。法治时代,当文抄公不只是道德冒险,更为法律不容。净化编剧业生态,岂容害群之马?对偷食上瘾之鼠,当人人喊打。不走邪路,才可言正;学会做人,再谈出征。”
另有某个强势媒体发表的评论文章指出:“‘琼瑶诉于正案’的胜诉是中国影视剧市场的一个利好消息,是一个支持原创和鼓励创作的有利信号。如果法律对版权人的改编权不下大力度保护,那么,必将造成影视剧市场的萎缩,没有人再愿意去创作新作品,长此以往,影视剧市场必将被大量的‘口水剧’和‘高仿剧’所占据。”
作为媒体,理当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力。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更需要媒体对司法进行监督。但前提是,媒体既不能违背“依法治国”的中央部署,又不能误导社会大众和干扰司法。
其实,就一定意义来讲,在琼瑶诉于正案进行到非常关键的时候,突然冒出109位编剧联合发表声明谴责一位同行的异常事情,本身就是对司法的干扰、绑架。
试问:琼瑶方说于正方“抄袭”了,而于正方予以否认,那么,109位编剧凭什么做出于正“抄袭”琼瑶作品之判断呢?
何况,有关新闻表明,在案件审理阶段,于正作为被告,其代表律师在答辩中指出:《梅花烙》剧本并未发表,没有证据证明于正接触过剧本、小说等,指控没有事实和法律基础。并且于正指出,琼瑶《梅花烙》的剧本是在起诉后才经过认证提交的,他有理由认为琼瑶是在于正电视剧播出后按照电视剧整理出来的剧本。
换言之,琼瑶和于正之谁是谁非,作为局外人,作为109位编剧,作为社会大众,我们都无权想当然地给于正扣上一个“抄袭”的大帽子,而有意无意地“干扰司法”、“绑架司法”。
不过,我们欣慰地看到,在北京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后,于正方发出官方声明称,对法院的判决于正表示遗憾,他认为,审判决定认定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不当,因此,他决定将依法提起上诉,维护合法权益,并期待法律公平公正的裁决。
在依法治国日益成为中国社会共识的大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司法最终一定会就琼瑶诉于正案做出负责任的裁决。但在这份裁决没有出来之前,无论是官方,还是媒体和民间人士,都不应随心所欲,或盲目地高歌琼瑶阿姨、斥责于正兄弟。
概而言之,笔者罗竖一认为,琼瑶诉于正案应当对中国社会负责,也就是说琼瑶诉于正案理当进入二审。否则,既是对中国亿万民众的不负责,又是对琼瑶和于正等当事方的不负责,也是对依法治国的不负责。
相关报道:
琼瑶诉于正案胜诉 网友纷纷点赞
琼瑶诉于正案胜诉了,琼瑶诉于正案一审在北京三中院落槌,法院一审判决立即停止该剧的复制发行传播,于正需在媒体上刊登致歉声明,五被告连带赔偿原告500万。消息传来, 业界认为“琼瑶诉于正案”的胜诉是中国影视剧市场的一个利好消息,是一个支持原创和鼓励创作的有利信号。 ![]() 琼瑶诉于正案胜诉 昨天,备受关注的台湾作家琼瑶起诉大陆编剧于正等著作权侵权案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法院认定《宫锁连城》侵犯了《梅花烙》的改编权和摄制权,判令被告方停止侵权,于正向琼瑶道歉,被告方赔偿原告500万元。对于一审判决结果,琼瑶代理律师王军表示,已经通过微信将判决内容转告琼瑶,能够感受到琼瑶情绪十分激动。被告方于正代理律师则表示,他们将上诉。 琼瑶诉于正案胜诉是中国影视剧市场的一个利好消息,是一个支持原创和鼓励创作的有利信号。如果法律对版权人的改编权不下大力度保护,那么,必将造成影视剧市场的萎缩,没有人再愿意去创作新作品,长此以往,影视剧市场必将被大量的“口水剧”和“高仿剧”所占据。 场判决结束,却并不意味着所有事情都终结。于正表示要上诉;网友则高喊“于妈有难,八方点赞”;还有作家公开表示自己的作品也被抄袭,要求于妈做好准备迎接第二场官司。细心的网友也许能发现,12月4日之后,编剧于正再也没有更新过自己的微博,即便他出品的新版《神雕侠侣》正需要话题和炒作。这沉默,在很多人的解读里,是“心虚”。 业界声音:该案判决具有标杆和警示意义 琼瑶诉于正涉嫌侵权一案引发了编剧业界的广泛关注。“这个案子的判决对于业界具有标杆和警示意义。”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副主任高雄杰表示,近10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学艺术影视作品呈现给社会公众,但同时,抄袭、抢夺创意的现象也屡有发生,这严重损害了原创者的创作积极性,行业内也形成了不好的风气。 事件回顾 4月8日,由于正(本名余征)编剧的古装电视剧《宫锁连城》登陆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 4月15日,琼瑶(本名陈喆)发布了《写给广电总局的一封公开信》。在信中,琼瑶指出《宫锁连城》剧本中的主线与上个世纪90年代其创作的《梅花烙》中的主角背景及主从关系“完全一致”。琼瑶认为,于正涉嫌抄袭《梅花烙》。 4月15日,于正发布了致琼瑶的一封信。信中,他指出,剧本本身并没有问题,也没有借琼瑶恶意炒作。 4月28日,琼瑶委托律师向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2月11日,微博用户“编剧帮”公开发表了《就琼瑶女士起诉于正一案内地编剧的联署声明》,共有109名编剧参与了署名,声援琼瑶,呼吁保护原创,停止侵权,维护编剧职业尊严。 12月25日,琼瑶诉于正侵权案一审公开宣判。 社会影响:网友喜闻乐见 大部分网友都支持一审的判决结果。网友猜测,还有一大批被抄袭的作者会向于正袭来。昨天上午,江苏作家周浩晖在微博上称:“关于本人小说《邪恶催眠师》被电视剧《美人制造》侵权一事:本来不想耗费精力的,但这两天回过味来……于正你和你的律师都别歇着,准备第二场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