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据报道,我国每年因抗生素滥用导致800亿元医疗费用增长,同时致使8万病人不良反应死亡;我国研制一个抗生素大约需要十年时间,而产生耐药菌素却在两年之内,未来呈无有效抗生素的可怕趋势。另一方面,各大新闻媒体相继曝光的抗生素生产企业排放不达标污水、禽畜及水产品养殖超标使用抗生素等系列问题,引起老百姓对抗生素的心理恐慌和广泛关注,很多人对抗生素心存戒备,谈“抗生素”色变的市民越来越多。
抗生素滥用,老百姓表示很无奈
“感冒了发烧了,不吃点消炎药不放心,也好不了啊!也知道这药吃了不好,但没办法啊!”在药店买药的唐女士连连感叹。“你说以前吃个猪肉,那是真猪肉,现在吃的都是药啊!不知道这养猪的饲料里都加的啥,哎!”市民对此很无奈。
老百姓说的“消炎药”就是抗生素,也称为“抗细菌剂”,是一类用于抑制细菌生长或杀死细菌的药物。长期以来,国民在对抗生素的认识和使用上一直存在着诸多误区,我国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仍然高达70%,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也在21%以上,其频率和强度都高于欧美国家20%~50%。一些医生和患者甚至将抗生素视为万能药,感觉不舒服就服用一点,抗生素滥用的现象极为普遍。但其造成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一方面,长期使用依赖抗生素容易造成细菌耐药性增长,自身抵抗力下降;另一方面,滥用抗生素等药物,会导致人体菌群失调和继发感染,对人的听力、肝脏、肾脏、骨髓等产生严重危害。
既然后果如此糟糕、如此严重,为什么抗生素还在大量无节制地使用呢?据了解,尽管我国近年来早已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是由于医疗技术水平的差距和利益的诱惑,导致执行力度很不够,问题依然很严峻。因而,有效遏制滥用抗生素、积极研究推广抗生素替代物已迫在眉睫。
大蒜产品或可成为抗生素的最佳替代品
纵观世界各国,在抑制抗生素的使用上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欧盟国家早在2006年1月就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任何抗生素,并积极研发推出抗生素的替代物。
据发表在英国《抗菌化学疗法杂志》上的研究报告介绍,大蒜提取物是目前发现的天然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种;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海乐介绍,大蒜中含有一种叫“硫化丙烯”的辣素,具有奇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脑膜炎、肺炎双球菌及白喉、痢疾、伤寒、副伤寒、结核等杆菌、霉菌等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可预防感冒,减轻发烧、咳嗽、喉痛及鼻塞等感冒症状;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也表明,从大蒜中提取的二烯丙基硫化物可有效穿透并灭杀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细菌——弯曲杆菌表面的保护膜,其效果比常用抗生素环丙沙星和红霉素高100倍;美国癌症组织也认为, 大蒜是全世界最具抗癌潜力的植物。另外,大蒜还具有抗氧化、防衰老、降低血糖、减轻过敏反应和保护肝脏等等作用。近年来,中国药科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等研究机构也相继报道了大蒜素等大蒜提取物对幽门螺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癌巨噬细胞具有极强的刺激抵抗能力和灭杀效果。
近年来,国际上对大蒜有益成分在医疗、保健、食品等方面特出功能研究和认识的逐步加深,大蒜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医药等,特别是大蒜素、大蒜粉等产品因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功能,并有在动物体内无残留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也已开始在动物养殖和水产养殖中广泛应用,成为名符其实的抗生素替代物和防霉剂等饲料添加剂。
我国大蒜产品深加工亟须保护和发掘利用
我国是大蒜生产的主产区,且品质俱佳,备受世界各国的青睐。但目前我国国内大蒜的深加工产品在技术和产品规格上尚处于初级阶段,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产品根本满足不了国民的需要。
山东济宁金乡作为我国的大蒜之乡,早在2009年,就立足大蒜的资源优势,成立了济宁食品工业开发区,规划打造了国际大蒜产业园,培养扶植了以以宏大、成功、宏昌、宏泰等为代表的大蒜骨干龙头企业,积极推动大蒜产品的精深加工,生产的黑蒜饼干、黑蒜汁、黑蒜益生菌等保健食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据金乡大蒜研究所所长马龙传介绍“目前大蒜在国际上已被广泛利用且大量实践证明,大蒜产品可成为最佳的抗生素替代物。作为国际上主要的大蒜生产国,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加以保护和发掘利用。希望国家尽早出台相关政策,一是扶持蒜农搞好大蒜种植,推广先进种植技术,确保种植大蒜优质优品,同时在出口销售上给与一定的政策倾斜,制定出台指导价和保护价,维护好蒜农的利益,激发蒜农的种植积极性;二是大力扶持本土蒜制品企业,在设备更新、污水治理、扩大经营上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在工商登记注册、税收征收上简化程序、减免额度,促其快速成长;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大蒜及大蒜制品是天然抗生素的共识,推进大蒜及大蒜制品在饮食、医药、美容、预防疾病和动物水产养殖中的广泛应用,使其发挥出最大的药用价值和维护人类生命安全的积极作用。
图为台“立法院长”王金平(右)促销台湾蒜,并亲自品尝蒜头黄金蚬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