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流传着“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接自己去”的俗语。意思是说,人们活到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是个不吉利的“坎”,容易在此时死亡。“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的说法,其实与我国古代的两位圣人孔子和孟子的死亡年龄有关。孔子生于公元前五五一年,死于公元前四七九年,周岁为七十二岁,虚岁是七十三岁;孟子生于公元前三七二年,死于公元前二八九年,周岁是八十三岁,虚岁是八十四岁。因为古代人的年龄都是以虚岁来计算的,所以孔子是七十三岁死的,孟子是八十四岁死的。我国古代,对孔子和孟子十分推崇,孔孟学说在我国也有巨大的影响,二人被尊为“圣人”和“亚圣”。连圣人和亚圣都无法过去的年龄坎,对普通人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于是这种说法便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了。
按中国文化来讲,圣人都是要长寿的,庄子活了83岁,孟子活了84岁,墨子活了92岁,为什么孔子才活了73岁呢?
这是因为第一,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只活了32岁,在孔子71岁的时候死了,这件事对孔子打击非常大。鲁哀公曾问孔子,你的弟子里面哪一个最好学,孔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因为颜回是传孔子道的人,颜回之死是道之不传也,这是对孔子的第一个大打击,圣人忧道。
第二,孔子晚年“西狩获麟”。有一天,孔子在家里坐着,他的弟子子路风风火火跑来告诉他,鲁国的郊外出现一只麒麟,孔子高兴得手舞足蹈,就跑去看,结果还没到那个地方,又有学生跑来告诉他,麒麟被猎人打死了,孔子一下子从马上跌下来,号啕大哭,七天七夜不省人事。等到睁开眼睛,他第一句话又问麒麟,弟子们不理解这是为什么。孔子解释道,麒麟的出现是天下太平盛世的征兆,天下有太平盛世才有麒麟出现。可是麒麟刚刚出现,就被打死了,太平盛世还没到来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这一次孔子也受了深深的打击。
圣人为天下苍生忧,这两次打击,缩短了孔子的寿命,他只活了73岁。孔子去世的时候,他的弟子纷纷在他的坟前修茅庐,为他守灵3年。孔子晚年有个最喜欢的弟子叫子贡,为他守灵6年,足见圣贤的师生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