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辰息陬:《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既不得用于卫。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而闻窦鸣犊、舜华之死也,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何谓也’?孔子曰:‘窦鸣犊、舜华,晋国之贤大夫也。赵简子未得志之时,须此两人而后从政(向他们求教);及其已得志,杀之乃从政。丘闻之也。乃还息乎陬乡,作《陬操》以哀之。干泽而渔,蛟龙不游;覆巢毁卵,凤不翔留。惨予心悲,还辕息陬。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孵则凤皇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
终吉:相传,西汉末年,王莽即位,其部将追赶刘秀至此,刘秀无处藏身,喜遇农夫耕地,农夫让刘秀躺在深墒沟内,用犁子翻土埋上。追兵至此,刘秀已无踪迹,故名。又说孔子五十五代孙袭封衍圣公孔克坚,当时主持孔子祭祀,并在京中兼任他职,及年老致仕归,与城东南十里许修别墅,盛栽花草树木,以便游览餐食,娱乐晚年,因名其村曰终吉。取于《易经·随卦》: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谓贤者隐于山丘园林之內,上命诏求,委其束帛。戋戋,礼之多。束帛者,聘贤之礼也。隐于山丘园林之內,是吝。终吉,是上命诏求,委其束帛。戋戋:礼盛官尊。
夏侯:相传,三国时曹操部将夏侯惇、夏侯渊在此屯兵,制造兵器,操练兵马,分东西二屯,东屯即今东夏侯,西屯即今西夏侯。因夏侯惇操行清俭,余财辄以分施,故后人以其姓氏名村,以示纪念。
张曲:村原名张舒旷,北宋末年,张氏来此定居立村,传至第十代张舒旷,以人为村名,后来村庄扩大,委曲长数里,故易名张曲。后来分村一二三四张曲村。
余村:因低洼易涝明初迁今址,名移村。此地水源充足,年年有余,故改称余村。
大烟庄:与鸦片无关。明中叶立村,因南有土旺村,初名后土旺,简称后土。村南有山泉,名潘家泉,俗称涝眼坡。村内地势低洼,常受涝被淹,故名淹庄。清康熙年间演变成烟庄。
鲁源:该村历史悠久,此地原为邾城,亦称小邾国城。因曲阜沂河、张马河和山洪之水汇流于村东而西去,又昌平山下多泉,旧有七七四十九泉之称,泉水汇入沂河,故称鲁源。
长座:《邹县地理志》载:郰邑在城东北五十里之长座村。长座乃鲁之长莝城。鲁之长莝乃叔梁公(孔子父)为郰邑大夫处。后演变为长座。
颜母庄:此村历史悠久,相传孔子母亲颜征在生长于此。故名。
尼山,原名尼丘山,孔子,名丘,子仲尼。为讳孔子名,称尼山。古人讳名不讳字。
泗河:发源于泗水县东部的泉林,因“四泉并发”:响水泉,趵突泉、洗钵泉、红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