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聚上几辈在朝中皆为武官,任城李氏查拳以李恩聚的曾祖父李琪瑞(1761——1846年)秉承家传武艺,创编了“李氏查拳”,为李氏査拳的开始。
李恩聚的祖父李保太(1790——1873年)为第二代传人,李保太在清跟随安徽巡抚李鸿宾做军务大臣。1826年李鸿宾调任两广总督,李保太跟至两广,时值外国鸦片大量输入中国,李鸿宾不仅不禁烟,反而鼓动手下人充当贩运鸦片的行商,李保太盛怒之下,辞官返乡,把祖传武艺传于李恩聚的父亲李振基。
李振基(1834——1909年)为第三代传人。李振基曾跟随清王朝的参赞大臣僧格林沁到大沽、天津抗击英法联军,并册封为粮草先行官。1863年,僧格林沁带兵镇圧捻军,李振基亲眼到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百姓惨遭劫难,由此对清政府不满。1865年,僧格林沁奉命从开封出兵到茌平攻打捻军,李振基得知消息后,便派人给捻军送信,捻军得到情报后并在途中曹州埋下伏兵。消灭了清军大批人马,打死了僧格林沁。李振基也不能在清军呆下去了,愤然返回改里。李振基看到民族危难,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先是精心调教李恩聚习武,后便大开武馆,广收回汉徒弟。
李恩聚,字会亭(1857——1923年),李氏查拳第四代传人。李恩聚身怀绝技,李氏查拳闻名于鲁苏豫晥,他刀、枪、棍、剑无所不精并擅长技击。光绪三年曾被河标营录为营官,后辞官不做,离家出走,寻师访友,武艺大增。十五年在济宁开设锦源公镖局。二十九年应小于他十二岁的霍元甲之邀,前住上海精武体育会任教。曾在全国国术擂台赛中获奖,其子女李龙彪、李凤彪、侄子李瑞彪任教上海精武体育会,把李氏查拳传至上海。李瑞彪在东南亚精武体育会任教把李氏查拳传到海外。
李龙彪,号凤池(1903——1989年),清宣统元年(1909)随父亲李恩聚习武,为李氏查拳第五代传人。1913年又从师吴鉴泉习吴式太极拳,兼学上海精武体育会所传武术内容。16岁获精武体育会高级毕业证书。1921年始任精武会教习,1931——1935年受总会委托赴广州精武分会任教。1935——1947年被聘为部队武术教官。1947年后回上海精武总会任教,建国后曾任上海市武术联谊会执行委员。1962年回济宁。1982年任济宁市武术协会副主席。1986年秛聘为山东省文史馆馆员。其授徒弟刘东海、闫成民等多人。
刘东海(1927——2003年),李氏查拳第六代传人。1936年从师于查拳第五代传人李龙彪、沙荣民为师习查拳。建国后曾多次参加山东省及华东区武术比赛和表演。1984年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获一等奖。1985年参加山东省体委组织的《查拳》书稿编写工作。曾任济宁武术协会委员。所授弟子宗锡元为李氏查拳第七代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