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拳是中华武术的优秀拳种之一,它主要流传于山东聊城冠县、任城(济宁)一带。关于起源,说法不一,有待考证。
    山东查拳形成已有数百年,历经数代拳师的传师和发展,在清乾隆年间逐渐在山东的冠县、任城形成了张式、杨式和李式三个不同技术流派。张式、杨式在师承上的分途约在清雍正年间,而任城一脉的形成还要早些。三家查拳始远近闻名,约在清光绪年间。
    大家都知道,任城李式查拳以李恩聚为代表,对李恩聚的前人、父辈及李式查拳的形成,都不太了解。我自幼跟随李式查拳传人刘东海先生,研习李式查拳。在习拳过程中,听师父、师叔经常谈论李式查拳的来历及历史背景,我把它梳理出来,和查拳爱好者们同享,让更多的人们了解李式查拳。
李式查拳的形成
    李式查拳和张、杨两式套路內不同,练法也各得其径,各索其妙。但其拳理、拳法相同,对动作要求总体一致,这就说,在最早的查拳上是,同族、同宗、同根,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脉相连的关系。俗话说,“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要说到李式查拳的形成,那还得上溯到李式查拳代表人——李恩聚的曾祖父李琪瑞,他对形成李式查拳起到了重要的位置。
    李琪瑞,生于乾隆25年(1761一一1846年),一个回族武术世家里,父辈习武,秉承家传。习练架子拳、捣捶、身法势及刀、枪、棍、棒等,无一不精。1780年,27岁在朝为武将(官),他潜心研究前人戚继光《纪效新书》、唐顺之《武编》、何良臣《阵记》等兵法武技。他在此基础上吸取了戚氏《拳经》中三十二拳势和拳诀和唐氏<<武编。拳>>中的腿法,丰富了李式查拳。在李式查拳动作中有多处相似之处,可见李琪瑞对前人的研究并且又集取众家之长添加了李家查拳内容。使李式查拳动作更加丰满,结构更加严谨,招势更加连贯,出手更加快捷,身法更加灵活,步法更加轻快,劲力更加顺达。李式查拳历经李家几代人的演变,形成了李式查拳特有的风格。李家后人和门徒敬称李琪瑞为李式查拳始宗。
李式查拳的发展
    李式查拳代表人李恩聚的祖父李保太,生于1793年,继承父业。在清朝跟随安徽巡抚李鸿宾做军务大臣。1826年李鸿宾调任两广总督,李保太伴随两广。时值外国鸦片大量输入我国,李总督不仅不禁烟,反而鼓动手下充当贩运鸦片的行商。李保太一怒之下,辞官归家,协同父亲李琪瑞传授查拳,并且打破民族之间的隔核,广收回、汉青壮年,习武强身,保家卫国。一时间,任城习武遍布漕运两。使李式查拳在任城得到了快速发展。李保太无疑成为了李家查拳第二代继承人和在任城重要传播者。1873年秋去世,终年83岁。
    李恩聚的父亲李振基(1834——1909年),秉承家武技,1852年进朝为武官,跟随清王参赞大臣僧格林沁,在大沽、天津等地抗击英法联军,并被册封为粮草先行官。1863年8月9日,僧格林沁带兵镇压捻军,李振基亲眼目睹了,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百姓遭遇,由此对清政府及僧格林沁十分痛恨。1865年,僧奉命从开封出兵到茌平攻打捻军,李振基得知情况后,便派人给捻军张宗禹、宋景诗报信。捻军知情后,便率军埋伏在僧必经之地曹州,消灭了清军大批人马,打死了僧格林沁。李振基借此机会愤然返回故里任城。李振基看到民族的危难,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先精心调教儿子李恩聚习武,后便大开武馆,广收弟子,授徒千人,直到终年。李振基三代单传,他为李家查拳第三代继承人。
    李恩聚,字会亭,(1857——1932年)继承祖业,练就了一身的好武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最擅长的还是祖传的查拳。李恩聚精于技击,光绪三年1877年曾被河标营录为营官,后因种种原因辞官回家,在父亲李振基的大力支持下,离家出走,寻师访友,增进武艺。十五年在任城开设锦源公镖局。晚年应小于他十二岁的霍元甲之邀前往上海精武体育会任教,把查拳传至上海及全国各地。在此期间曾全国国术擂台赛中获奖。1928年71岁高龄再次参加国考被授予“勇士”称号。李恩聚为李式查拳的弘扬与发展做了重大贡献,由于他执教、授徒严谨,其子女李龙彪、李凤彪、侄儿李瑞彪、沙荣民为主要传人。李龙彪、李凤彪、李瑞彪均在精武会学习并任教。李恩聚为任城李式查拳第四代传人,而不是开创者。
    李恩聚之子 李龙彪,回族,生于清末宣统元年(1903——1989年),李式查拳第五代继承人。幼年随父李恩聚习传武艺,1913年进上海精赴武体育会所学武术课,又从师吴鉴泉习吴式太极拳,16岁获精武会高级毕业证书。1921年任精武会教习。1931——1935年受总会委托赴广州精武分会任教。1935——1947年被聘为部队武术教官。1947年后回上海精武武会任教,建国后曾任上海武术联谊会执行委员。1962年回济宁,1982年任济宁市武术协会副主席。任城李式查拳主要传播者。1986年被聘任为山东省文史馆馆员。1983年80岁高龄参加在山东畑台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赛中获奖。济宁李常友、刘东海、闫成民为主要传人。第五代传人李恩聚之女李凤彪至今居住于上海精武体育会,其传人儿子刘元。李恩聚侄儿李瑞彪受总委托前往东南亚精武分会任教,把李式查拳传入海外。
    沙荣民,回族,出生于1884年,沙从小就崇拜和爱好拳脚棍棒。10岁时从师于李氏查拳代表人李恩聚先生研习查拳及刀枪棍棒。沙荣民天资聪明,个性好强,深得李恩聚的喜爱,将祖传查拳系统传授给沙荣民,为李氏查拳主要传人。卒于不详。
    刘东海(1927——2003),回族,1936年师从李氏查拳第五代传人沙荣民,李龙彪习李氏查拳。建国后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及华东地区武术比赛及武术表演荣获较好名次。1984年在兰州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获查拳一等奖。1985年参加全国武术挖掘工作和山东体委组织的《查拳》书稿编写工作及技术演练。后李氏查拳被列入中国武术文库,为李氏查拳的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是济宁李氏查拳主要传承者,李氏查拳第六代传人。他还多次在省市武术比赛中任裁判长、仲裁委,被武林誉为“査拳刘”,生前曾任济宁市聋哑人协会副主席,济宁市武协委员。2003年春,因突发病去世,享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