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运河旁,千年运河伴我成长。这里回荡着声远楼的钟响,这里曾留下李太白的墨香……这里就是 “运河之都·济宁中区”,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环境优美。做为济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古及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蕴含着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特别是元、明、清之际,这里曾是 “齐鲁之大郡,水陆之要冲”,因运河的开通和兴盛,曾出现过 “百货聚处,客商往来,南北通衢,不分昼夜”的繁荣景象,素有 “运河之都”之称。也是督管整个京杭大运河漕运的总督衙门驻地所在。
说到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它似一条彩虹穿城而过,像一只臂膀抚慰着运河之畔的这颗明珠。老运河曾经把济宁中区的商业文明推向鼎盛,水陆的繁荣也使得家乡的历史文化积淀更加厚重,历代文人荟萃,文物古迹众多。在历史文化遗址上,这里不仅有诗仙李白寓居济宁饮酒赋诗之地,巍巍壮观的太白楼;珍藏着著名的汉代碑刻的汉碑馆;国内七大古铁塔之一的崇觉寺铁塔;被誉为“南北回教寺院之冠”的济宁东大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声远楼、浣笔泉。还有唐口镇刘街村商周时期的刘林遗址、明清文人墨客经常提及的安居镇史海村遗址、元代开挖古有 “济宁西湖”美誉的安居镇马场湖等。在历代名人上,这里不仅产生过文成公主、当代词坛泰斗乔羽,还有安居镇人明代兵部尚书徐标、建安七子之一的喻屯镇人王粲、号有中医泰斗之称的喻屯镇人王叔和,唐口镇还是替父从军的花木兰的故乡。在生态 环 境上,这里河、湖水系众多,环 境 优美,居游皆 有 胜境,新、老运河贯穿全境,大小湖面如点点繁星点缀运河两岸。悠悠运河水孕育出了唐口的大米、玉屯的甜瓜等农业特产,更有安居的豆腐皮、狗肉,唐口的麻辣鱼等名吃。如今的家乡正应了古人 “江北小苏州”的美誉,集中彰显了运河之都的特色休闲宜居生态。
每当穿过熟悉的街道,来到大运河旁,静静地闭上眼,聆听河水的流淌。就仿佛见到了慈爱的母亲,她张开双臂拥抱着我,用她那甜蜜而又温馨的声音述说着家常,述说着家乡,带我去享受这城市的芳馨。慢慢的张开双眼,往事浮现。美丽的大运河也曾被污染,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的发展,美丽的运河之都,犹如一条蛟龙,蓄势待发,向未来发起了挑战。也就在那个时候,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颗振兴家乡的种子。光阴荏苒,如今在古老的齐鲁大地,在绚丽的鲁西南, “运河之都·济宁中区”已变成了人间天堂。今日的运河之都已今非昔比,往日的矮旧楼房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高楼大厦,矗立在繁华的中心,像一座座风帆,屹立在大运河畔。一处处绿地,一条条街道,一道道富国利民的好政策,让如今的运河之都,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整个济宁城弥漫着幸福的芳香,弥漫着和谐的氛围。古老的运河之都,这座令我神往、入我梦乡的城市,又一次在我的心中焕发了青春。
还是这条大运河,她用千年的运河水记录下了家乡的成长。远望大运河水波滔奔涌,震撼激射,急驶的船舶承载着希望奔向远方,我的心也随着远去的浪涛,汹涌澎湃。看着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我的心情也慢慢平静下来,深深地吸一口气,带着运河水的清香,思索着未来的家乡。随着古老运河这条承载了中华民族千年繁荣梦想的文化之河的不断复兴,在有着勤劳、拼搏、奉献精神的中区人的不断创新与努力下,济宁中区这座有着悠久历史、古老文化的运河之都,也必将为千年运河文化增添新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