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排巨浪,水接连天,描写的是《水浒传》中的八百里水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隽刻的是梁上寨里的108位英雄。水泊,水源充沛,质地肥沃,物产丰饶;英雄,义字当头,侠肝义胆,聚啸山林。此景,那人,便会应运而生出一种饮食个性,水浒宴。
应“水浒”文化顺势而生
说道水浒宴,需先谈及水浒故里,梁山。位于济宁市梁山县的水泊梁山是水浒英雄的故乡,因《水浒传》一书而名扬天下。其地的水泊梁山一带水势浩渺,号称八百里水泊。晁盖、宋江等人,“聚兄弟于梁山,结英雄于水泊”。凭借水泊天险,建营扎寨,杀富济贫、除暴安良。随着梁山好汉的越聚越多,其饮食也愈发突显个性。
时转星移,累积成淀。郓城人李传递便开始尝试结合水浒故事背景,不断改进烹调技艺,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终于凝练出了一场气派浩大的鲁菜盛席,就是今天震撼鲁西的“水浒宴”。水浒宴以《水浒传》故事为背景,以东平湖特产的湖鲜为主要原料,讲究调味纯正,口味偏于咸鲜,具有鲜、嫩、香、脆等特色,通过宴会杯盏的传递而再现当年梁山好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气氛,同时追求席间烹饪的精益求精,让每道菜品都能津津入味。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饕餮者乐“水浒宴”也。
据故事人物定位菜品
据当地人介绍,水浒宴的菜肴共有108道,象征108名好汉。如,一丈青炝鱼丝、阮氏参条、提辖肉、武松牛肉、祝家报晓鸡……。一丈青炝鱼丝:“一丈青”是水浒108将中扈三娘的绰号。相传扈三娘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武艺超群,乃大户人家出身,饮食讲究。其夫“矮脚虎”王英便把打来的鱼精工细做,做成鱼丝,甚得扈三娘喜爱。阮氏参条:众多水浒人物中,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常年在八百里水泊上打渔为生。因官府欺压,随晁盖劫持了生辰纲,一起加入到水浒义军中。东平湖盛产的小白鱼,常三两集群,漫游在湖中,就像阮氏兄弟一般,后人就称小白鱼为阮氏参条。
品尝水浒宴大都使用的是专制餐具,粗陶大碗是其风格特征,杯盘色泽或红或黑,粗中有细,黑里透光,使人一端酒碗,顿生豪饮之气,一动筷箸,更来朵颐之风。其中走菜送盏,几乎每样器皿都临近北宋情调,大到木案托盘,小至调味微盅,均能古朴生辉。
诚然,水浒大宴,肉品众多,除了“大块肉”之外,并不乏精细肉肴,如今摆在桌面上的就有以“插翅虎雷横”为典故的“酸辣兔肉”、以嫩肉片烹制的“水浒肉”、用熟鸭肉卷成的“莲花鸭签”,还有风味自绝的“景阳冈狗肉”。
因朴实风土扬名四方
如果把鲁菜中的孔府菜定位为官府菜,运河宴定位为商贾菜,金瓶梅菜定位为市井菜,那么水浒宴就应该定位为农耕文化背景下的民间菜,其体现了民间百姓的本真和朴实。
水浒宴让人们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感受到浓郁的水浒文化,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水浒文化宴席。宴席推出后受到各级烹饪专家、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多道菜肴在各级烹饪专业竞赛中获奖,得到专家的认可,同时并延习到我国各地。拿湖南常德的“梁山寨酒家”为例,一进酒家大门,便能看到仿古风格的装饰和家具,四壁装贴着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的画像,满屋子摆放着硕大的酒坛。古风古韵,绿林豪情,丝毫不让人感觉做作,由此该店迎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