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爱好旅游,乐善好施,留下许多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佳话。
有一年秋天,李白游了黄山,来到黟县城内,正在一家客店吃饭,见一位青年走到柜前与老板结账,却被老板一把抓住衣襟,二人于是大吵大闹起来。李白不知何故,连忙放下酒杯,走上前去,向老板询问原由。
原来那位秀才模样的青年姓汪名伦,是泾县桃花潭有名的歌手,能够自编自唱。因家父被恶人诬告陷害,只身逃到此处避难,在这家客店赊吃赊住,今日老板被人提醒,恐怕汪伦一旦欠账开溜,岂不苦了自己?故而令他将所欠银两全部付清,而汪伦离家时十分匆忙,身上未带分文,根本无法还账,老板怎能不怒呢?
李白问明了情由,问老板:“这位兄弟欠你多少酒资饭钱呢?”老板看过账簿,说:“几日下来,共欠七两七钱。”“好吧,我来替他偿还。”谁知,李白一摸身上的钱袋,发现其中的银两仅够自己的饭钱,怎么办呢?李白灵机一动,让老板取出笔墨纸张,大笔一挥,写下“李白在此测字”六个大字,贴在了客店门前。
却说当时正是州试之时,这里住着许多等候开榜的考生。于是,客店前一下子热闹起来。其中有个考生来到李白面前,开口说道:“小弟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幸会,特来请教一字。”
李白一看那人,就知是个有名无实的纨绔子弟,本来不想理睬他,又一想今日是挂牌测字,应该来者不拒,便随口答道:“世兄请便。”
那人又问:“卜金几何呢?”
李白答道:“本人测字一向是以字论价。”
那人听后暗想,我倒要用一个拆不开的字让他出出丑,便说道:“请仁兄就测一个之乎者也的‘也’字吧。”
李白知道那人故意刁难,从容不迫地问道:“不知要问何事。”那人得意洋洋地说道:“本次州考,我自觉顺畅,你看我能否高中呢?”
李白想了一下,突然拍案叫道:“照字看来,世兄与这次州考无缘了,还是早日回府,闭门苦读,下场再试吧。”
那人一愣,忙问:“此话从何说起?”只听李白说道:“你不是问功名吗?你看,‘也’字旁加一个‘水’不是‘池’字吗?现在池无水,蛟龙不出。你再看,‘也’字旁加一个‘土’字,正是一个‘地’,现在地无土,草不生,花不发。你再请看,‘也’字旁加一个‘人’,是一个‘他’,若问功名,付予他人矣!”
那人一听哑口无言,呆若木鸡,周围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又听李白说道:“至于卜金,‘也’字,不正是含着‘七’、‘十’、‘七’三个字吗?就请世兄付纹银七两七钱吧!”
围观的人连连赞叹,卜金以字而论可谓一绝,李白真不愧为当今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