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性问题首先是古今问题,只有在古今范式下才能够比较完整地看到现代性所呈现出的两种形态
儒家
李明辉先生是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研究员,也是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的弟子。2014年12月,他受邀至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讲授中西哲学中恶与原罪,期间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独家专访,就台湾社会中保留的儒家传统以及两岸的政治儒学问题谈了自己的看
编者按: 2014年11月22日,弘道书院院长、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高研院姚中秋教授做客郑州大摩纸的时代书店,以中国正在迈向一个儒家式社会秩序为主题进行讲座,向现场读者讲解儒家治理之道,讲座活动圆满成功。以下是姚中秋教授本次讲座的演讲稿,由郑州大摩纸的
“文化济宁”从未停止脚步,“通古融今”的大事记在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上演,潜移默化地烙印在孔孟之乡儿女心间。
以儒家为体,自由主义为用,中国文明跟普世价值并非不兼容。
梁漱溟先生一生桀骜不驯,恪守“独立思考,表里如一”的信条行走于世,是20世纪中国极具铮铮傲骨和道义精神的知识分子之一。终其一生,他执着于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求索,既坐而言,亦起而行,是一位行动的儒家。
对“文化软实力”最为推崇的,是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居主导地位的儒家学派
《大良知学与大成之道——儒家的气质、气度、气势与气象》,是借《论语》为着眼点,给大家系统阐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经世致用的根本精神。
深思孔孟二人的行事做人的区别,才深深体悟:做孔子易,做孟子难!孔家与孟家,谁沾谁的光?
真正的儒家最初都是对西方现代的普世价值表示很高度的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