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一场盛大的水上开幕式将拉开广州亚运会的序幕。两年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曾让全世界惊叹,那么这次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式会为观众带来一场怎样的视听盛宴?有哪些特色和看点呢?来看记者的报道。
编辑:彭 江
责编:张宋红
主持:尚亚楠
终审:郭维莹
【节目导视】
独辟蹊径,亚运开幕式走出体育场,延伸至珠江(陈维亚:这个困难,也是你搞奥运会也没遇到的。);
开放盛典邀市民共享,上演整个城市的行为艺术(最智慧的选择,最大胆的尝试,另外观众最多的互动和参与。)
敬请关注本期节目——《揭秘亚运开幕式:一个城市的行为艺术》。
【演播室主持人】11月12日,一场盛大的水上开幕式将拉开广州亚运会的序幕。两年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曾让全世界惊叹,那么这次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式会为观众带来一场怎样的视听盛宴?有哪些特色和看点呢?来看记者的报道。
【解说】以珠江为舞台、以城市为背景,是第16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一大特色。为此,本届亚运会开幕式打破以往的体育场馆模式,选择在珠江中一个开放的小岛——海心沙岛上举行。这也意味着,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水上开幕式。
【新华社记者 赖雨晨】
我现在所在的地点就是亚运会开幕式的举办场地海心沙岛,在岛的西侧有25000个座位的主看台,我现在所站的就是岛上的中央舞台。大家知道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所以海洋文化的元素也会在亚运开幕式中有非常多的具体的表现,到时这个船型的舞台就会被水完全覆盖,而在舞台的东侧是四组8面以船帆为造型的、可升降的LED巨屏。
【解说】海心沙岛是珠江上一个东西走向的狭长小岛,形状酷似一艘船。置身岛上,广州的CBD珠江新城、600米高的国内最高建筑“广州塔”,都成为开幕式舞台的巨大背景。
【同期】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 陈维亚:
这一年多,经过我们艰苦创意,经过设计施工队伍的努力,我们把一个普普通通的一个岛,改造成一个神奇的一个舞台,改造成一艘向着东方进发的“亚运和谐号”巨轮,这个我觉得是个了不起的创意。
【解说】作为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陈维亚非常得意于把开幕式场地选择在这个小岛上,称水上开幕式为“最智慧的选择、最大胆的创意”。
【同期】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 陈维亚:
有了船,我的灯光、我的喷泉、我的烟火都可以强化营造一艘梦幻的、高科技的船。有了船,周边的所有江面、建筑,顺理成章地形成它的呼应,形成它的衬托。
【解说】在陈维亚和他的创作团队看来,打破了体育场馆封闭空间的局限,这个在珠江中、小岛上举办的开幕式,将成为整个城市参与其中的一场行为艺术。11月12日晚,二十里江岸,将成为开放互动的平台。组委会预计,将有10万广州市民沿江欢迎从水路抵达海心沙岛的各国运动员代表。
【同期】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制作总监 路建康:
珠江两岸的,以及这个城市景观都包容在一起,成为我们一个大的背景。45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在我们的吹奏乐手吹奏着东西南北中亚的乐器和我们中国的乐器当中,沿着江而来,相聚在亚运“和谐号”上,这是一江欢歌嘛,我们10万人的互动,形成了一个整个城市欢腾的、融在友谊当中的这个气氛中。
【解说】但这前所未有的开放场地,也为亚运会开幕式的筹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和挑战。
【同期】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 陈维亚:
这个困难,也是你搞奥运会也没遇到的。奥运会把鸟巢盖好了在里面做文章,(亚运会)这个困难从头开始就伴随的,是自始至终的,是全方位的。困难在这,你要把你的创意表演实施,要很好地融合到这个特定的环境里面去。你要把水用好,你要把这周边的环境用好,你要把城市元素用好,这是个很大的命题。
【同期】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制作总监 路建康:
在我们对这个南方的城市各方面的理念方面,我们还有一个熟悉和磨合的过程。再有一个呢,经费我们相当于奥运会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解说】与历届大型赛事开幕式的严格保密相比,亚运会组委会和主创团队更愿意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进入彩排阶段,亚运工程的建设者、亚运志愿者和其他一些为亚运作出贡献的市民都曾受邀观看演出。
【同期】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 陈维亚:
大家参与、过节,大家都了解这个表演,没问题,到那天照样还有惊喜。因为还有更多的人没看到,只不过你的关键部分你保密就可以了。
【解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以水元素为主线贯穿始终,分为“启航”、“大地之水”、“海洋之舟”、“白云之帆”、“花城之邀”等几大篇章。而其中最让人难忘的,就是“白云之帆”这个版块——接近200名练武的少年吊着钢丝,在距地面近80米的帆屏上腾跃起伏,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和充满创意的造型。
【同期】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陈维亚:
这个风帆塔的最高点距地面将近80米了,什么概念呢?我们鸟巢体育场当年李宁飞奔的那个空中跑道顶棚边缘离地面大约40多米,(它的)一倍高。这个风帆上我们还有喷泉装置、有灯光装置,还有将近200名演员上下翻滚的威亚系统、钢丝系统,这是一个融高科技、融建筑机械传动为一体的一个,应该说是广场表演里面最大型的一个固定舞美设施。
【解说】为了完成这个高难度的演出,河南塔沟少林武校的学生早在去年8月底,就开始了紧张的排练。
【同期】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白云之帆”节目演员 岳文智:
(记者:在那上面往下看是什么感觉?)
本来在地上的时候看上边,不是很高,但是当自己亲身在空中的时候,往地上看,哇,原来这么高,心里就胆怯了。这个威亚,我们完全在空中,身体悬挂于空中,每一个动作都是靠自己的肌肉去支配。以前当然我们练武也非常注重力量、技能,但是这个不一样的,肌肉时间长了酸痛,对意志也是一种相当大的考验。
【解说】长达一年多的排练,其中的艰辛是旁人很难体会的。而当这些孩子用精彩绝伦的表演征服了观众,在那一刻所感到的快乐和满足也是无法言喻的。在多次的开放彩排中,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响起,而此时总导演陈维亚也会坐在看台上的观众中间,他说他很享受这个过程。
【同期】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 陈维亚:
我很陶醉,广州人、广东人他们惊讶的话,北京人是“哎哟”,他们是“哇”!!“哇”声不断,掌声不断,欢呼声不断。我想我们的同伴们,我们作为指挥的创作团队,大家都很陶醉,因为真的没有什么比老百姓现场由衷的欢呼、掌声更让你感到欣慰的了。
【解说】在多次的彩排过程中,在导演团队和主创人员的精雕细琢下,一些新的创意不断被激发,完善到节目的编排中。
【排练现场实况】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 陈维亚:
你们现在就想好,这个明天做的话,这个明天晚上要上,这一个要上。(一个上?)不,至少明天这一个要上,那两个看,如果明天没时间保证稳定,7号有一天时间上。(好的没问题)非常好。
【同期】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 陈维亚:
只要你抓得紧、只要你看得准,只要你知道是有可能在这么短时间能实现的话,只要好主意我们绝不放过。
【解说】开幕式当晚,珠江两岸将设立6个表演点,为参加巡游的运动员代表呈现独具特色的广州风情画卷,内容涵盖了广州的历史、风俗和当代风情。
【同期】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珠江巡游副总协调人 徐咏虹:
不仅是一个轻歌曼舞,也不仅是一个夹道欢迎,它应该是要向我们的运动员们展示我们城市的文化、这座城市的历史,展示我们这座城市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市民热情欢迎四方来客的一种热情。
【演播室主持人】珠江是最开放的舞台、城市是最恢弘的背景,这使亚运会开幕式的创意和表演规模,都远远超出了传统的体育场馆的概念。主创人员把这场视觉盛筵,比作是一场空前的城市行为艺术,相信并且期待着它给每一个观看者留下最美好的记忆。感谢收看本期节目,再见!
片尾人名字幕:
制片人:郭维莹
统筹:吴建青
执行制片人:张宋红
责任编辑:赵晓燕
编辑:彭江、王普
电子编辑:赵龙兵
记者:吴鲁、赖雨晨、萧永航
资料:夏青柳 莫小青
主持人:尚亚楠
播音:赵晓燕
音响:田里
视频技术:王骁、王剑英
灯光:沙锋
摄像:王越
系统技术:贺新
化妆:李水仙
播出:余福卿
技术统筹:方浩、郝剡
技术总监:张大圣
技术监制:王宏达、汪小维
监制:何晓彤
总监制:张浩、陆小华
出品人:吴锦才
新华社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