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时提到“先富政策”,即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无疑为中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显然,当时的领导已觉察到会有“两极分化”问题,但当时考虑的是“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基础上去解决”的问题。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实行“先富政策”的同时也会出现“两极分化”,但当时还不是重点解决“分化”问题的时候。
陈光金说,小平同志曾提出要在上世纪末解决这个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往后拖了10年,现在从中央领导人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中央已经着手解决两极分化、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了,而且现在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陈光金认为,之所以拖后10年,是因为受传统发展观念“效率优先”的影响,加上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这也是目前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遇到的最大问题。
提高劳动在分配中的比重
夏学銮认为,应加大劳动在各个收入分配环节的比重。“过去分配一直按资金、股份来分配,这是不合理的,因为股份收入与资金投资不能成正比。应该制定一个政策,提高劳动分配在整个分配制度中的比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这也应该是工资改革的一个总的方向。”
光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解决不了问题
众所周知,近年来,政府为缩减收入差距做了很多努力:2005年取消农业税费;不断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种地进行补偿;改善低保制度等。
但是网友“本守纪”在新华网留言说:“最低工资再调高还是最低工资”。
陈光金对此观点表示赞同:“最低工资制度不是收入制度措施,政府要从立法到政策构建一个社会各阶层参与的要素报酬分配的平台,这是最重要的。”
在利益集团和其他阶层间寻找平衡点
造成收入差距拉大有很多因素,垄断、行业差距,包括市场机制自身带来的不平等都是其中的原因,这就要求各个部门提出不同的调控办法。
但总的来说,就是要从法律和制度的角度构建一种机制,让各个利益主体相对平等地参与要素报酬的协商。“说白了就是让工人有条件、有机制、有能力、有保障地去和老板谈判工资,而不是老板说给多少就是多少。当然政府命令老板给多少也不行。”陈光金说。
陈光金认为,在改革过程中肯定会受到利益集团的很多阻力,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在利益集团和其他社会阶层中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给各阶层创造一个平等协商的机会,否则改革很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