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不久的电影《孔子》将公众的视线再次投向了这位文化圣人。而在美国,提到中国文化和智慧,人们多半会首先想到孔子。美国人对孔子并不陌生,在美国的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孔子像,不少政客或学者时常会蹦出两句“论语”。孔子在美国已经成为代表东方智慧的一个国际化符号,其思想也被越来越多美国人所接受。
观点
“中庸之道”
有利中美关系
不少专家学者认为,诸如“纪念孔子诞辰”的决议在美国国会得以通过这一类的事件,预示着中美能够在文化价值观念领域找到更多共同点,也体现了文化价值观念的交流对中美关系的有力推动,还显示出了美国政界对中国发展和中国文化的日益尊重。
哈佛大学著名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网站上有一篇论述儒家思想与中美关系的文章。该文章指出,儒家的“中庸之道”有利于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可以使双方求同存异,照顾彼此的核心利益。
现象
孔子影响力风生水起
法院立有孔子雕像
2009年G20金融峰会的举办地美国匹兹堡市有个地标建筑——匹兹堡大学图书馆。这座图书馆不仅以美国最高的教学楼著称,还以其“国家教室”知名。图书馆内有几十个以国家名称命名的教室,每个教室都按照该国家的文化和风俗布置。近日,记者来到第138号的“中国教室”,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墙上正中的孔子壁画。图书管理员说,孔子是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最醒目的标志。
如果说孔子作为世界教育领域的先行者,画像出现在美国学院和研究机构不足为奇的话,可以看看位于首都华盛顿的美国最高法院。法院东侧大门三角门楣正中雕刻的3个人物,分别是犹太先知摩西、孔子和古雅典政治改革家梭伦。在法庭内的天顶壁画上也有孔子像。陪同记者的官员介绍说,这是主建筑师向东方文化独具匠心的致意,因为这3个人物都是伟大的立法者。
政界推崇孔子贡献
孔子思想也在影响美国政界。去年10月2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认可他为世界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作出的巨大贡献。
决议称:“孔子倡导自省、自修、真诚和社会关系中的相互尊重,以在个人和公共生活中实现公正和道义,体现最高境界的道德品质。孔子倡导政府应建立在忠诚、尊老和承认家庭重要性基础上,而政界人士必须成为诚实和道德的模范。”决议说,《论语》中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一种道德品行的典范。
决议的发起者、得克萨斯州议员格林此前还在休斯敦选区竖立了孔子铜像,并请出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担任“孔子青铜像捐赠委员会荣誉主席”,2009年9月26日也被定为“休斯敦孔子像之友日”。
融入美国多元文化
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共和党首席议员罗斯·雷提南认为,很多美国学者受到亚洲文化与儒家思想影响,对美国的科学、法律等领域都有重大意义。
现在,于丹的《论语心得》英译本在亚马逊网站上有售。受访的美国普通民众告诉记者,孔子之所以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是因为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注重对优秀文化的尊重和吸收。
《世界新闻报》记者/王姗姗
链接
孔子学院数美国最火
“孔子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这种看法在美国正在得到更多认可。美国首家孔子学院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刘全生说,其实美国和西方对孔子学说并不陌生。早在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的许多古代哲学思想,特别是孔子思想,就已经通过传教士传到西方,受到思想界高度重视。
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曾介绍说,美国的孔子学院发展在全球名列前茅。此外,在合作方式上,虽然按照章程双方应各出一半,但事实上美方出得多一些,而且美国所有孔子学院的申请都是美方提出的。在全美乃至全球的孔子学院中,芝加哥孔子学院尤为瞩目,2008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访问芝加哥孔子学院时,曾高度评价其在传播汉语文化中的作用和贡献。
美驻华大使喜欢儒学
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操一口流利的汉语普通话,他不仅在美国积极推广汉语,还喜欢阅读儒家作品。他曾说,儒家所提倡的道德规范和处事原则与世界其他文化的精髓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说,最欣赏儒家思想传递出的“平和”意境。他非常认同家庭和睦能带给国家的长治久安这种理念。他认为这些理念在指导人们为人处世方面很有帮助,不论从政、经商乃至具体到家庭生活都非常适用。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