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民间”春晚”某种程度上是对央视春晚不满的一种释放。指望着一场春晚能够引领起这个传统节日的所有内涵,这本身就是一种贫乏的文化心态。什么时候民俗、民情和民意能真正满足民众的参与快感,年味大概就会扑面而来了吧。
眼看离春节没有多少天了,就在央视紧锣密鼓忙活虎年春晚的时候,半路里又杀出了几个“程咬金”,叫板央视的年夜饭。与往年的“山寨春晚”等的小打小闹相比,冷不丁杀出的这几个“春晚”可都各有特色。也许央视虎年春晚“领衔主演”的地位不一定会被撼动,但环顾其四周,俨然已经“四面楚歌”。
其一,教育部春晚来者不善。教育部春晚不但直接把时间安排到了除夕夜与央视叫板,还顺带批评了一把央视不该把春晚安排在年三十晚上,因为其狂欢的氛围不适合家人团聚安静守岁。其二,“山寨春晚”卷土重来。2009年“山寨春晚”的创始人老孟不仅找到了专业人才给虎年春晚审节目,还请了来自美国的华裔电影导演陈思羽做总导演。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已经有企业赞助“山寨春晚”了。其三,国学界和娱乐圈联手举办的“国学春晚”,文化与娱乐双管齐下。据称这场春晚特色是在保证文化含金量的同时,更突出娱乐情趣。其四,文化部、公安部、文联以及各地方电视台的春晚、“山寨春晚”等的包抄。
以上诸多“春晚”可谓百花齐放,总有一款适合挑剔的观众。这不也是一桌好端端的“满汉全席”?虽说这些“春晚”不都在除夕夜播出,但如此多的“春晚”摩拳擦掌准备在春节期间分一杯娱乐之羹,不能不说,这些“春晚”无论是形式还是节目都对央视春晚提出了挑战。
央视虎年春晚形势之严峻,从央视的态度也可看出来,春晚总导演到各地选节目、节目审查情况甚至连参审节目的内容都被制作成了新闻,及时详细地在新闻频道披露了出来,神秘少了公开多了。央视春晚的开放程度之高让人感动。
去年有人对办2009“山寨春晚”的老孟说过: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今年老孟们的心理素质更好了,可以调侃回敬说:我撒了也照了什么都没看见,要不你过来撒一泡我照照?的确,谁也没规定春晚就是央视的专利,尽管上述“春晚”在人力、物力、财力和传播平台上还暂时无法与央视抗衡,但它的意义在于打破了央视春晚的独霸格局,让“春晚”更加百花齐放,更贴近我们心中的“春晚”。
央视提出开门办春晚已经多年了,但到底是敞开门还是只开道缝,恐怕只有央视自己知道。反正每年春节后都有一大堆的意见和板砖在等着,更有一些对央视春晚热情极高、情绪激动的网友会口吐脏字,似乎春晚导演组的脑袋让驴踢了,无论春晚怎么折腾都办不到他们心里。很显然,央视春晚只是一场由众多明星联袂演出的综艺节目,并没有广大观众的真正介入,二十多年来,无数的中国观众度过了一个个由荧屏或者说是央视春晚操纵的除夕夜,在这个夜晚,我们被春晚快乐着,狂欢和欣喜的感觉越来越少越来越寡淡。民间“春晚”就是普通人的闹腾,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央视请明星闹腾的“春晚”不满的一种释放。
多少年来,大家对年味的渴望和期待都没有得到满足,其实,指望着一场春晚能够引领起这个传统节日的所有内涵,这本身就是一种贫乏的文化心态。什么时候民俗、民情和民意能满足民众真正的参与快感,年味大概就会扑面而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