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据齐鲁晚报报道,近日,民政部公布的六批共527家“离岸社团”“山寨社团”中,有5家与山东有关。在这些社团中,有的打着“孔子”的旗号办总裁班,甚至还推销邮件群发业务。有网友直呼“孔子在天有灵,会不会被气疯?”。专家表示,“离岸社团”“山寨社团”风行的背后,是协会经济的泛滥。
山寨社团打孔子旗号办研修班
记者梳理发现,在民政部已公布的527个“离岸社团”“山寨社团”中,有两家社团冠以“山东”字样,分别是山东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和山东省工程建设监理协会。另外,还有3家社团冠以“孔子”“孟子”等与山东有关的字眼,分别是中国孔子文化促进会、中华孔子文化研究会和中华孟子协会。记者联系到其中一家协会负责人,该人士表示,当初冠以“孔子”名号,主要是想承接国际上的文化项目,但是国内无法注册,只能在香港登记注册了。
记者联系到中华孔子文化研究会,该人士说入会免费,可以免费参加学术讨论会和学习班,提交学术论文就可以参加评奖,他们主要通过企业赞助来发放奖金并筹集活动经费。但是,记者在该协会的网站上看到,2012年该协会举办的一个为期三天的研修班,就收取9800元/位的费用。同年,该研究会举办的一个总共三期的中小学生孔子文化暑假夏令营,每期收费也能达到1500元。
该协会甚至还提供邮件群发业务。新浪微博网友“头发太少-肖”就收到了该协会网络传媒工作部的垃圾邮件,称“本部以全国最便宜的价格,为您提供电子邮件群发业务”。“孔子在天有灵,会不会被气疯?”“头发太少-肖”对此生气地评论道。
中国孔子文化促进会主要是做书画义卖、交流等活动。记者通过该协会一名负责人了解到,该协会还举办联欢会等活动,平常所做的工作与“孔子”关系并不大。
有了“名头” 就有企业来合作
但是,这些协会似乎并不在意与“孔子”有没有关系。“有了名头,与企业的合作就很好谈。”一家“山寨社团”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透露,比如搞一个活动,可以找企业赞助,联合发起,并通过对参加者免费,扩大活动影响力。“对企业的回报,就是给他一个奖状,类似于协会荣誉单位,他们就很受用。”该负责人表示,比如做公益活动,企业出钱到了一定额度,就会颁发奖状,这对于企业外部形象宣传效果就比较好,有的企业甚至会直接花钱买奖。“一般不会直接让你交钱,比如我们说评奖是免费的,但是需要做一个宣传册,企业要交版面费,以此名义收取费用。”
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不少山寨社团都与企业有合作关系。“有些企业其实明知道是山寨社团,但是仍然出钱买荣誉。”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说,不少企业会利用社团看上去的“权威”,用来宣传推广,获取行业利益。
“山寨社团的背后其实是协会经济,或者说虚荣经济。”山东省政府参事邓相超说。“社会组织没有造血功能,不能发挥经济效益,有些私自成立组织圈钱,打着慈善的旗号搞经营。”王忠武说,这也是不少社会组织在海外注册的原因。“推进协会去行政化,与行政部门脱钩,破除不合理的协会经济,才能杜绝山寨社团。”
管制“山寨社团”需多部门联合执法
省社会组织管理局相关人士表示,山寨社团处于灰色地带。“他们在大陆地区活动,但是在其他地区注册,一般来说,大多数不算是非法社团。”该负责人说,这造成了监管难的局面。
今后,这个情况将得到改善。4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民政部指出,2017年1月1日起《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实施后,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境内开展活动必须遵守这部法律的规定,否则公安部门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这意味着“山寨社团”不能随意在大陆地区圈钱。
该相关人士表示,这同时需要多部门联合执法。“比如有些社会组织在境外注册公司,到了大陆地区以协会的名义进行‘圈钱’活动,工商、公安等部门就需要联合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