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据中新网莫斯科7月30日电,当地时间30日,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教育处赵国成公参表示,最近,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检察院起诉该市国立师范大学在运营孔子学院过程中有违反俄罗斯法律的行为。该市法院将在8月4日开庭审理。
赵国成公参表示,根据中俄两国政府于2005年11月签署的《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俄语教学和俄罗斯联邦的汉语教学的协议》,中俄两国大学开展合作,分别在对方国家的大学中合作建立孔子学院和俄语中心,开展汉语和俄语教学以及与语言教学相关的文化活动。孔子学院和俄方在中国大学建立的俄语中心是一样的,从法律地位来说,是在俄罗斯大学内建立的与中国高校合作的语言教学内设机构,属于俄罗斯大学的一部分,在大学的统一管理下开展教学活动。当然不是什么“外国代理人”机构。
赵国成公参指出,自2005年以来,在俄罗斯各地的大学中共成立了17所孔子学院和5个孔子课堂。其中2009-2010年两国举办语言年期间,经两国政府批准各新建了5所孔子学院和5个俄语中心。所有在俄罗斯的孔子学院面对俄罗斯社会日益增长的汉语教学需求,开设了多种层次的汉语课程,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活动,向俄罗斯学生和民众介绍中国文化,深受俄罗斯学生的欢迎,也为俄罗斯培养本国汉语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
赵国成公参表示,目前,两国教育主管部门正在商签有关协议,进一步加强在俄孔子学院和在华俄语中心的管理,推动两国语言教学合作向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发展。俄罗斯教科部已经批准汉语列入全俄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项目,正在就汉语列入国家统一考试科目的具体技术问题开展工作。语言教学合作作为两国人文合作的重要内容受到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不断取得新的更快的发展。
赵国成公参强调,目前中俄双方正就布拉戈维申斯克师范大学孔子学院被诉事进行积极认真协商,相信会得到妥善处理。孔子学院如同在中国的俄语中心一样不但不会被关闭,反而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
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孔子学院学生展示自己用毛笔写的“我爱中国”。 |
相关报道:
俄一孔子学院被指控“外国代理人”机构
环球时报莫斯科7月30日电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赵国成30日表示,目前中俄双方正就布拉戈维申斯克师范大学孔子学院被诉一事进行积极认真协商,相信会得到妥善处理。
早前报道 俄一孔子学院被指控“外国代理人”机构 校方否认
据俄罗斯多家媒体28日披露,俄布拉戈维申斯克检察院认为隶属于该市国立师范大学的孔子学院是“外国代理人”机构,向法院提起申请,要求暂停其一切教学活动。校方则否认该指控,表示孔子学院活动合法。中国驻俄大使馆工作人员接受俄媒采访时表示,上述问题只是暂时的,将得到解决。
据28日报道,布拉戈维申斯克检察院发表声明称,该市国立师范大学孔子学院8年前的成立“违反了俄罗斯境内外国文化中心相关法律”。相关部门认为,孔子学院的设立须经俄政府批准。另外,该机构被认为发挥“外国代理人”作用,其本质是非政府组织,参与了政治活动,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多次从外国机构获得资金。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检察院称,该孔子学院“没有注册为非政府组织、没有在税务机构登记、没有聘请外籍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法律依据”。法院计划于8月4日对此案进行审理。
俄道称,该孔子学院院长尼古拉·库哈连科表示,学院依据中国黑河学院和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达成的合约成立,是学校的分支机构,不是非政府组织,从法律上看,也不是中国在俄成立的文化中心。他说:“我们没有独立法人资格,没有独立的银行账户。我们使用校方的账户,资金通过联邦国库转账,一切都很透明。”《生意人报》称,库哈连科同时是该师范大学的国际教育与合作部负责人。他强调,俄罗斯教育法律允许高校开设由外国合作伙伴参与的分支机构,而且孔子学院没有参与政治活动,只从事教育工作,“了解中国的文化,支持开展科学活动,这对边境地区很重要”。莫斯科卡内基中心专家亚历山大·加布耶夫表示,中国推广孔子学院是为增强文化影响力,外国许多高校都愿意参与合作。中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工作人员接受《生意人报》采访时表示,这只是个别事例,不代表俄官方立场,问题会得到解决。俄新社称,俄教育与科学部代表团正在访问中国,会同中方讨论此次孔子学院事件。
《生意人报》称,截至今年7月,中国在世界各国和地区成立了约490所孔子学院,其中20所在俄罗斯。【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冯岚柳玉鹏】

俄远东一大学反对检方要求停办孔子学院决定
参考消息网7月29日报道,外媒称,俄罗斯远东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检察院要求认定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的孔子学院为外国代理人。此外检察院要求孔子学院停止活动:检察院认为近8年来孔子学院的工作违反了俄罗斯法律。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7月28日报道,该师范大学认为检察院的立场毫无根据。校方表示,孔子学院没有从事政治活动,更不是非营利机构。中国大使馆希望“这一暂时性问题能得到解决”。
报道称,布拉戈维申斯克检察院在一份简短声明中称,8年前孔子学院成立时“违反了外国文化信息中心的建立准则”。该检察院认为,学院的成立须通过俄政府的直接同意。此外,孔子学院应登记为非营利机构并办理税务登记。
检察院认为,孔子学院应得到非营利机构地位,履行外国代理人职责,因为“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多次从该外国承包单位处获得资金”。不过检察院没有指明该校从事过怎样的政治活动。检察院已向法院申请暂停孔子学院活动,审理将在2015年8月4日举行。
报道称,1987年中国政府成立了直属教育部的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2002年起国家汉办开始在海外成立汉语和文化推广中心。2004年这种中心被统一称为孔子学院。据新华社报道,截至2015年7月初孔子学院在全球已达490余所,年内将增至500所规模。目前俄罗斯共开设了20所孔子学院。
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完全否认孔子学院违反法律。孔子学院院长、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与合作部负责人尼古拉·库哈连科说,孔子学院是作为学校一部分成立的。他强调,“孔子学院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它直接听从校长指挥。这写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和黑河大学的协议中,根据该协议才成立了孔子学院”。
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也不同意将孔子学院算入“外国代理人”。库哈连科称,“我们被指责宣传中国文化。但我们不参与政治活动。孔子学院从事的是教育,研究中国文化和艺术,支持进行科研活动。这对边疆地区来说非常重要”。
报道说,需要说明的是,2010年俄联邦安全局在雅库特关闭了孔子学院。当时俄方认定,孔子学院成立的目的是“协助中国意识形态渗透和经济扩张”。
俄教育和科学部副部长纳塔利娅·特列季亚克目前正在中国访问。但教育和科学部暂时无法确定特列季亚克是否已与中方讨论过此事。俄独联体事务、国外同胞和国际人文合作署领导柳博芙·格列博娃表示,孔子学院在俄从事的工作“与我国类似机构在他国的工作一致”。
中国驻俄大使馆新闻和公共外交处参赞苟永海说:“不夸张地说,孔子学院是俄中文化合作最重要的工具。越来越多的俄罗斯高校表达出与孔子学院合作的意愿。
”他表示,美国和欧洲国家没出现过这种企图阻碍孔子学院工作的现象。苟永海表示,“我认为这是个意外事件,不是俄罗斯政府的官方立场。我希望这一暂时性问题能得到解决”。
报道称,俄教育和科学部表示,部委有意发展国际合作,其中也包括中国。教育领域相互关系中的战略难题会在最高规格层面上解决。俄教育和科学部代表团目前正在中国访问,重点讨论扩大普希金学院和孔子学院语言项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