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11月26日上午,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光明日报社、济宁市委、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纪念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一周年暨学习“四个讲清楚”征文评奖座谈会在孔子研究院举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出席。济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致辞。
叶小文在会上讲话。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讲清楚”,归结到一点就是中华民族传播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这个新的辉煌最生动的体现就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习“四个讲清楚”,我们就进一步看到中国梦积累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滋养,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软实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在现代化中实现,民族复兴呼唤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只能在传统文化的积淀当中铸造。复兴儒学就是要提醒大家在当下想想根、定定神、找到魂。山东省及济宁市文化底蕴深厚,激活文化基因应该走在前列。何东平在会上致辞。他说,近年来,《光明日报》 始终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作为关注重点,通过全方位的组织策划、多种多样的宣传报道、具有一定影响的社会活动,推动传统文化为人们所认知,为治国理政提供参考。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考察,就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表了重要讲话。一年来,光明日报社广大新闻工作者和山东省的干部群众一起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当前,光明日报正在打造多载体多层次的传播报道平台,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提供更加多元的途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孙守刚在会上总结了一年来山东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取得的成效和体会。他指出,山东作为齐鲁文化发祥地、孔子故里,不仅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上担负重任,更应该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中先行一步、走在前列。必须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其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紧密结合起来,深刻把握和体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治国理政、长治久安、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及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必须形成整体推进的战略态势,把文化建设放在改革发展的全局当中去谋划和把握,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一体研究、一体推进;弘扬传统文化要加强顶层设计,整合各方力量,综合有序推进。必须实施重大研究项目带动,充分发挥理论研究的引领作用,扎实做好中华传统美德和齐鲁优秀文化的研究和阐发,结合时代条件赋予新的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通俗化、大众化、时代化。必须坚持知行合一、重在践行,把弘扬传统文化融入工作和生活,体现在行为的养成中,广泛开展思想道德实践活动,真正使中华传统美德在山东大地落细、落小、落实。
马平昌在会上致辞。他说,一年来,济宁市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宣传宣讲活动,持续兴起了学习宣传贯彻热潮,确立了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的目标,全面启动了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道德提升、文化惠民、文明创建等七大工程。同时,济宁市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儒学研究传播、掌握话语权的重要指示,加大了对孔子研究院的支持力度,启动了一批重大课题研究,国家汉办在曲阜设立了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 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示,加快推进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规划建设进入提速推进阶段,一批重大文化项目进展顺利。他表示,济宁市将更加自觉地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更大力度推动儒学思想的大众化、民俗化,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面提升群众的文明素养、道德水平,努力把济宁打造成彬彬有礼、崇德向善、和善向上、忠孝仁义的儒韵民风示范区。
本次学习“四个讲清楚”征文评奖活动共收到论文182篇,其中理论类、学术类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20名。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刘宝莅主持座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次忠及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等儒学界著名专家学者出席座谈会。座谈会后,与会的儒学专家学者开展了学术研讨交流活动。
学习总书记“四个讲清楚”征文获奖人员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