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孔孟之乡网消息 提起端午节,人们往往会想起粽子、龙舟,却很少有人知道,还有一种动物与端午节密切相关,那就是老虎。旧时,每逢端午节,人们就会把手工缝制的布老虎挂在孩子衣服上,祝福健康成长。现如今会做这种民间手工艺品的人越来越少,佩戴这些的孩子更是少之又少。然而家住北辰区双口镇双口二村的王文兰大娘却把缝制布老虎当成最大的兴趣,并把这份手艺不断传承下去。
走进王大娘家,在屋里的柜子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布老虎摆件,大的、小的,胖的、瘦的,黄色的、红色的,琳琅满目,虽然材质和形态各异,但是每件作品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王大娘正坐在椅子上戴着老花镜手把手教女儿缝制老虎褡裢。老虎褡裢就是一根丝线的顶端串着一只小老虎,往下依次串有辣椒、萝卜、扫帚、大蒜、粽子、葫芦等饰物,这些都是老人一针一线纯手工缝制而成。王大娘介绍说,老虎褡裢是一种端午节的民俗饰物,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红辣椒寓意红红火火,扫帚代表扫除尘埃、去除疾病,葫芦则谐音福禄。在端午节之际,家长为孩子佩戴老虎褡裢,是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祝福。
王大娘天生喜欢制作手工艺品,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是想象力非常丰富,每个作品都是凭着想象完成的,而且形状、神态各不相同。“我从小就喜欢缝点什么,对老虎更是情有独钟,每到端午节的时候,我就缝一些虎鞋、虎枕、饰品。刚开始就凭着想象在废布上画出大概形状,做完后发现老虎站不住,于是自己就找原因,不断画,不断改进,反反复复不知道多少次,终于成功了,所以就有了这些成品。”王大娘看着自己的作品,话语中透露出无尽的满足。
今年78岁的王大娘,手工缝制布老虎近30个年头,作品已达数千件,而且每一件的形状、神态都各不相同,她的手艺早已远近闻名,每到端午时节,很多亲戚、邻居就会主动请老人做上一件,为自家孩子镇祟辟邪、保佑平安。然而老人毕竟年岁已高,手工缝制已经显得有些吃力,于是决定把这份手艺传承下去。“咱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丢,这不我就把这个技术教给闺女,让她把传统端午节的习俗继续下去。”王大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