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博会上的爱书人有没有想过,某一天纸质书会从人们视野中消失呢? 陈文进 摄
何建明:数字出版使中国文化发生革命
谈到全媒体出版,何建明非常乐观:“今天的作家出一本书,如果发行量是10万、100万,这个数字已经非常大了,但是,在手机阅读时,可能会创造1000万的阅读量。一个彩铃的使用量可以达到几千万,一个小说有几千万的阅读量,稿酬是多少?那了不得。数字化的出版和阅读将使中国的文化发生历史的革命性的变化,作家的身价一下子从地上到天上去了,所以我觉得手机阅读会影响作家创作的模式,甚至会比电影和电视影响作家的创作更为深刻。”
安波舜:不取消教材,书就不会消失
与何建明不同,安波舜认为“全媒体出版”并不会对传统出版构成太大的冲击,“在刚刚启蒙的时候,我们的孩子拿着笔写的都是字,看的童话大部分也是书,在儿童和少年时期养成了什么习惯,这个习惯就改不了了。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的国家会不会取消教材?如果不取消教材,出版社的业务就不会取消。但是,我要说,数字真的代表未来。五年前我们出了一本书叫《狼图腾》,两年前许多出版公司出英文版,卖了两年一直到现在为止卖了8万册,但是就在半年以前,奇迹发生了,亚马逊网上有了一个付费下载电子版。三个月就超过了传统图书两年的销量。这个信号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未来发行图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全媒体。”
新闻背景??
《非诚勿扰》开启“全媒体出版”时代
“全媒体出版”即在出版社出版传统纸质书的同时,数字出版物也同时推出,读者不但可以看书,还可以通过上网和手机短信的方式来阅读这本小说。这种“纸质+数字”同步的整合出版方式业界称为 :“全媒体出版”。去年年底冯小刚的新作《非诚勿扰》也曾以这种方式推出,而且被评选为当年的“中国出版十大事件” ,《非诚勿扰》被认为开启了中国的“全媒体出版”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