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青岛奥帆中心附近海域,迎来一场海上军事演示的国际盛会,这是我国海军历史上首次举行国际性的大规模海上阅兵庆典仪式。针对相关问题,新华军事记者采访了国防大学李大光博士。
新华军事:李教授,您好!请您介绍一下为什么选择青岛作为此次海上阅兵的活动场所?
李教授:好的。这个问题提得好。当今人们普遍关注我海军在4月23日举行盛大阅兵时,将出动哪些最新的海上武器装备等问题,对为什么选择在青岛举行阅兵思考的并不多。
之所以选择青岛为此次海上阅兵的场所,我想主要是从两方面考虑的。一方面是从青岛的海军情结考虑的。青岛是我海军重要的基地。青岛与中国海军的成长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海军的多个兵种都在此诞生起步、发展,直至走向全国和世界。1950年初,经中央军委批准,第一所海军航校在青岛筹建完成。不久,海军第一支高射炮兵部队也在青岛成立。当年10月21日,在青岛团岛组建了海军第一个岸炮团。2年后开始在青岛修建中国第一个潜艇基地。1954年6月,海军第一支潜艇部队成立。
另一方面是从青岛海域的海况、海情考虑的。我们知道,此次阅兵是在青岛奥帆中心附近海域。举办海上奥运会帆船赛,首先要选择风平浪静或风浪相对较小的海区,海上阅兵也不例外。
新华军事:我们都知道,建国以来,我国在陆地上已经举行过13次阅兵,在海上仅举行过3次。那么请您解释一下海上阅兵与陆上阅兵有什么不同?
李教授:好的。这又是一个很在意思的问题。我们知道,阅兵是展示我海军现代化建设水平,向世界展示文明之师、威武之师、和平之师精神风貌的窗口。海上阅兵与陆上阅兵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阅兵的场地不同,陆上阅兵是在陆地,海上阅兵是在海里。这是最大的不同,由这个不同又可衍生出许多不同,如观礼台、观众、活动范围都不同。
二是陆上阅兵,海军只能以水兵方队和海军航空兵的形式展示海军建设的某些方面;海上阅兵可以出动水上、水下、空中等所有海军武器装备。
三是陆地阅兵与海上阅兵的阅兵式和分列式不同。在阅兵式上,陆地阅兵,阅兵首长是乘车检阅部队;而海上阅兵,阅兵首长是乘舰检阅部队。在分列式上,陆地阅兵受阅队伍是以方队的形式迈着正步通过检阅台;海上阅兵受阅部队是以军舰列队通过检阅台,并以不同的队形变换向阅兵首长展示海军部队的风貌。
4月14日下午2点30分,国防大学李大光副教授做客新华网,谈海上阅兵和世界各国海军发展。 新华网 陈杰摄
4月23日我们国家将举行海军的海上阅兵式,这个阅兵式可以说是我们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阅兵活动。在这次阅兵活动中我们将邀请许多国外海军来参加,大约有20多国海军来参加。从我国海军的历史上来看,邀请国外海军参加阅兵还是第一次。
海军投入非常高 战争消耗损失巨大
海军确实是一个投入非常大的军种,因为它不像陆军,海军这个作战平台可以说和其他军种相比是一个巨型的作战平台。恩格斯说过:海军不仅仅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而且它就是一个现代的大型工厂。如果你要登上现在的大型战舰都会有一个感触,那里简直就是一个大工厂,里面的各种机械,各种动力系统、电力系统非常复杂,而且也非常庞大。可见海军的建设及投入也是非常大的。
各国在海军投入上也是各不相同的,最早对海军投入比较大的也就是那些传统的海上强国,比如英国、西班牙、俄罗斯、法国、德国等。他们海上早期建设的投入特点就是重视发展大型战舰,所谓的坚船利炮,主要是为了增加海上的攻击能力,增加吨位,增强大的攻击火力,形成大的海上作战规模。
到了一战以后,英国和德国一个属于协约国,一个属于同盟国,出于两个集团的对抗,也由于对海洋领域的争夺,这两个国家对海军的投入都非常大。英国在这一时期海军走入了鼎盛时期,它的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吨位比较大、海军规模比较大、攻击能力强,所以说在一战时期它是占据上风的。
由于海军的高投入性,二战以后世界格局发生变化,像英国海军投入就逐渐削弱了,而美国由于二战的“红利”,他投入了很大,打造了航母舰队和航母编队,至今美国的航母编队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它的海上力量很强大,与美国二战后的综合国力的强大是分不开的。
二战时期,我们都知道,一战以后有些国家开始发展航母,二战以后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的航母舰队和日本的航母舰队,他们在太平洋可以说是打了一场航母规模的战争。我们也知道,不少二战时期的航母战争,比如偷袭珍珠港等等,战争是非常惨烈的。日本在二战时期有非常强大的航母编队,由于战争的非正义性和侵略性,最后导致航母舰队基本全军覆没。
阅兵式邀请国外海军参加还是第一次
4月23日我们国家将举行海军的海上阅兵式,这个阅兵式可以说是我们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阅兵活动。在这次阅兵活动中我们将邀请许多国外海军来参加,大约有20多国海军来参加。从我国海军的历史上来看,邀请国外海军参加阅兵还是第一次。
观舰式是一次赏心悦目“海上军事奥运会”
因为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搞,有的媒体称之为“国家级”规模的海上大阅兵。我认为这次海上大阅兵的特点,就是规模宏大,邀请到了包括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家的海军军舰。通过这次活动,可以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海军建设成就和广大官兵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向世界表明中国海军作为国际社会维护和平的正义力量,建设和谐世界、和谐海洋的决心。
所以我觉得,这次阅兵可以说是在一个非常和谐的环境下来展示中国海军发展风貌的阅兵。届时,我们一些比较现代化的、比较先进的海上装备,包括水面舰艇、潜艇,包括海军航空兵的一些装备都可能要参加到这次盛事当中。我们也有理由期待这会是一次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是赏心悦目的一次海上的“军事奥运会”。
1957年海军首次阅兵 毛主席遗憾未能检阅
新中国成立60年了,我们海军搞的海上阅兵确实是屈指可数,我们国家在天安门广场阅兵已经搞了13次了,而海上阅兵可以说是不多的,国内总共搞了有3次。
第一次就是建军30周年的时候(1957年),当时人民海军在青岛搞了第一次海上阅兵。第一次海上阅兵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出动了海上精锐力量。当时海军刚成军,从苏联进口了四艘驱逐舰,分别是鞍山号、抚顺号、长春号和太原号,号称是当时我海军的“四大金刚”,这四大主力军舰都参加了。 [04-14 14:53]
在这次阅兵中,我们国家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主席也去了,原来是说毛泽东主席要检阅部队,当时毛泽东主席身体有点不太舒服。他当时从南京赶到青岛,八月份的时候南京比较炎热,而主席又爱游泳,游泳回来就有点发烧感冒。考虑到主席身体状况,避免在检阅部队的时候受到海风的侵袭再加重病情,就没有让主席出来检阅部队。但是主席委托周恩来总理对这次阅兵进行检阅。当时的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大将陪同周恩来总理进行检阅,规模非常大。这次阅兵是第一次展示人民海军建设的成就和精神风貌。
这次阅兵的唯一缺憾就是毛泽东主席没有亲自检阅。但是毛泽东主席也非常重视,当听说这次阅兵非常成功,他非常高兴,就接见了当时参加阅兵的海军官兵。
毛泽东主席早就认识到中国海防建设的重要性,他先后登上五艘军舰进行视察,在五艘军舰上都写了一段话:“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可见毛泽东主席对中国海防的关心以及担心,在当时的环境下确实是非常希望加强中国海军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