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9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规定每年9月28日的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您曾在10年前就呼吁此事,这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李汉秋:这是我2004年以全国政协提案形式首倡的建议,近十年来持续不断呼吁,现在终于有望了。从2004年开始,我就以政协提案的方式几次呼吁将孔子诞辰设置为中华教师节。有关职能部门都肯定提案的理由,答应在修改教师法时负责转达此建议。2012年9月,教育部又答复:同意我们的意见,修改教师法已列入立法规划,只待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决定。9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四部法律相关条款进行修订。意见稿中拟规定,每年9月28日为教师节。
记者:9月10日教师节已经有29年历史了,为什么要改?其意义何在?
李汉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决定以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1985年又决定以9月10日为教师节,但未考虑这日子本身有无特定的文化内涵,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有无特定的底蕴。随着我们对传统的认识的转变,我们的教师节也应当转变而继承优秀传统。
孔子被认为是中国的第一位教育家、中国教师的鼻祖,被后世公认为“万世师表”,以孔子为教师节的形象代表源远流长。据专家考察,我国尊祀孔子的制度化与公元纪年同期始,即从公元元年开始。1939年民国政府相沿确定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后来换算为阳历是9月28日),至今在马来西亚,中国台湾、香港,美国的加利福尼亚等地都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
传统节日是世代相传,我们已无权择日;而重新设订的节日就应当考虑日期是否有历史文化内涵、如何接续历史传统。因此,以孔子诞辰作为中华教师节是非常合适的。经权威部门研究测算,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相当于阳历的9月28日,这个日子也恰当其时:新学年开始时的繁忙已经过去,可以有时间筹办教师节和国庆节。
记者:很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等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将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是否也能承载这些内容?
李汉秋:现在的教师节,多是学生为老师庆祝节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尊师。这只是教师节的一个方面。教师节还应具有另一层内涵:教师节首先是教师自己的节日,通过节日可以使教师进一步培养为人师表的职业意识,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增强对所从事职业的敬意。
孔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他在中国文化和教育传统的形成发展中发挥了广泛、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其教育思想值得我们继承。从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历史认同的角度考虑,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也是很有意义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孔子诞辰正式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教师节。
记者:您认为现在设置孔子诞辰为教师节,时机是否已经成熟?
李汉秋:2005年我国决定在国外建的汉语学院都称“孔子学院”,原计划五年建100所,而到2009年底已建282所;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决定以9月28日孔诞为全省“终生教育日”,中国人民大学以九月份为“孔子文化月”,这些都为以孔子诞辰作教师节作了准备,可以说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