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当地时间8月28日,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站在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半个世纪前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的地方——林肯纪念堂前的台阶上发表演讲,以此纪念该演讲发表50周年。
美国当地时间下午3点,也就是1963年8 月28日路德·金发表演说的那一刻,教堂举行鸣钟仪式,随后奥巴马总统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讲话。奥巴马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以万计国民发表讲话,赞扬了当年的民权运动改变了整个美国社会以至全世界。他形容马丁·路德金的演说所拥有的能量和所作的预言,是当今这个时代无法比拟的。奥巴马还把自己成长过程以及最终入主白宫与当年民权活动人士的抗议活动联系在一起。路德·金的家人和当年参加大游行的成员也出席了纪念活动。
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将1963年的抗议游行形容为是美国历史上的“开创性事件”。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卡特以及美国著名的黑人活动人士也和奥巴马一起出席纪念活动。
当年马丁•路德•金面对25万人发表激情洋溢的演说,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国白人和黑人更加平等和睦的期望。4个月后,约翰•F•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继任总统林登•B•约翰逊在1964年和1965年签署了划时代的民权法案。
脱稿而出的“梦想”
50年前的8月28日,倡导黑人平权运动“为工作和自由向华盛顿进军”大游行的前夜,马丁•路德•金还在向助手征求第二天演讲的建议。他的顾问怀亚特•沃克说:“别再使用那些‘我有一个梦想’的内容。这太老套了,都是陈词滥调。你已经太多次使用这些内容了。”
的确,不久前的几次演讲中,马丁•路德•金几次曾谈及“梦想”。但这次的演讲必须不一样。尽管当时马丁•路德•金已是一个全国政治人物,但当时在民权运动圈子以外,相对只有极少数公众完整听过他演讲。这一次,3家电视台将对华盛顿的示威游行进行直播,用马丁•路德•金自己的话说,他希望这次演讲能“像葛底斯堡演说”一样受全美欢迎。
马丁•路德•金大约在午夜时分完成了演讲的框架,然后写下草稿。他在凌晨4时上床睡觉,“我有一个梦想”这部分内容并不在其中。
游行当天,马丁•路德•金作为最后一个演讲者走上讲坛时,演说稿布满了删除的痕迹和潦草的字迹。当时在现场的社会活动家约翰•刘易斯回忆说:“我认为那是一次很好的演讲。但并没有我之前听到的他的许多演讲有力。当他讲到最后部分时,似乎他也能感觉到自己没有达到目标。他没有找到那种他经常发现的力量。”
演讲接近尾声时,马丁•路德•金说:“回到密西西比,回到亚拉巴马,回到南卡罗来纳……”这时,马丁•路德•金最欣赏的福音歌手、著名黑人歌唱家马哈利亚•杰克逊在他身后高喊:“告诉他们有关梦想的内容,马丁。”
随后,他抓住讲台,把准备好的文稿推向一边。即兴说出了那段被载入史册的话:“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真理是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激励“美国的良心”
在不远的白宫,肯尼迪总统在电视机前观看了演讲的全过程,他惊叹道:“他(马丁•路德•金)太厉害了。”
就连他的敌人们也不得不佩服马丁•路德•金的号召力。马丁•路德•金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也惊动了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我有一个梦想》演说发表两天后,FBI甚至在当时的一份备忘录中这样写道:“金煽动性的演讲使得他的影响力超越了所有黑人领袖的总和。我们现在必须注意他,将他视为来自黑人对美国的最大威胁。”
但是对于民权运动而言,这场演讲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胜利。华盛顿大游行给肯尼迪政府施加更大压力,在国会推动民权法案。历史的见证者回忆说,肯尼迪甚至担心游行如果吸引不到足够多的示威者,就可能不利于民权法案的通过。
《我有一个梦想》无疑则成为整个游行的高潮。当时《纽约时报》评说道:“金博士的演讲正如林肯总统和圣雄甘地,他让人们感到这条斗争的长路上的艰辛是值得的。”《华盛顿邮报》认为,这段演讲已经超越了纯粹的演说。《洛杉矶时报》称,马丁•路德•金通过激励“美国的良心”,让那些种族隔离主义倡导者无地自容。
由于这场演讲,马丁•路德•金被《时代》周刊评为1963年年度人物,次年,他成为诺贝尔和平奖最年轻的获奖者。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一度淡出公众视野。这背后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马丁•路德•金被边缘化了。对贫困问题的重视,以及反对越战的态度,让他失去了原来一些保守的支持者。1968年,马丁•路德•金被刺遇害后,《我有一个梦想》演讲一度消失在公众视野之外。
在全世界得到共鸣
直到1983年,《华盛顿邮报》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全文,纪念那场划时代的演说。从1986年起,美国联邦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2002年,它被美国国会图书馆选入国家录音登记。与此同时,21世纪开始之际,非裔美国人开始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务卿乃至美国总统。
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不仅成为了美国梦,更在全世界得到共鸣。1987年联合国宣布,从当年开始,马丁•路德•金的诞辰日也将成为联合国纪念日之一。199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有一个梦想》被视为20世纪最伟大的演讲。
后来的传记作者评述说,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非暴力抵抗运动不但促成了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从法律上正式结束美国黑人的被歧视地位,而且影响了英国国会通过反种族歧视法和反性别歧视法,从长远来说还促成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崩溃。被视为自甘地和马丁•路德•金之后最伟大的非暴力抵抗倡导者的南非黑人运动领袖曼德拉,他在访问美国向美国国会发表演讲时引用了《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最后一句:“自由啦!自由啦!感谢全能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
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由中国雕塑家雷宜锌制作的马丁·路德·金牧师30英尺高的雕像
马丁·路德金
I have a dream 我有一个梦想(演讲全文)
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贫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
我并非没有注意到,参加今天集会的人中,有些受尽苦难和折磨,有些刚刚走出窄小的牢房,有些由于寻求自由,曾早居住地惨遭疯狂迫害的打击,并在警察暴行的旋风中摇摇欲坠。你们是人为痛苦的长期受难者。坚持下去吧,要坚决相信,忍受不应得的痛苦是一种赎罪。
让我们回到密西西比去,回到阿拉巴马去,回到南卡罗莱纳去,回到佐治亚去,回到路易斯安那去,回到我们北方城市中的贫民区和少数民族居住区去,要心中有数,这种状况是能够也必将改变的。我们不要陷入绝望而不能自拔。
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判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阿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着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够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我怀着这种信念回到南方。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
在自由到来的那一天,上帝的所有儿女们将以新的含义高唱这支歌:“我的祖国,美丽的自由之乡,我为您歌唱。您是父辈逝去的地方,您是最初移民的骄傲,让自由之声响彻每个山冈。”
如果美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梦想必须实现。让自由的钟声从新罕布什尔州的巍峨峰巅响起来!让自由的钟声从纽约州的崇山峻岭响起来!让自由的钟声从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山的顶峰响起!让自由的钟声从科罗拉多州冰雪覆盖的落矶山响起来!让自由的钟声从加利福尼亚州蜿蜒的群峰响起来!不仅如此,还要让自由的钟声从佐治亚州的石岭响起来!让自由的钟声从田纳西州的了望山响起来!让自由的钟声从密西西比州的每一座丘陵响起来!让自由的钟声从每一片山坡响起来。
当我们让自由钟声响起来,让自由钟声从每一个大小村庄、每一个州和每一个城市响起来时,我们将能够加速这一天的到来,那时,上帝的所有儿女,黑人和白人,犹太人和非犹太人,新教徒和天主教徒,都将手携手,合唱一首古老的黑人灵歌:“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