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城市商贸从主城区、“济兖邹曲嘉”都市区和济宁市域商贸三个层面统筹设计;未来城区商贸发展总体格局为“一主一城,三区两轴两带”:“一主”为老城城市商业中心;“一城”为西部运河商贸城;“三区”为北湖新区、济北新区、高新区区级商业中心;“两轴”为以太白楼路、金宇路为轴线的“城区两大重点商业发展轴”;“两带”为京杭运河都市文化旅游带、老运河文化旅游休闲带。
□ 张誉耀 韩光耀 张青
7月27日,记者从济宁市城市商贸规划评审会上了解到,济宁制定了《济宁市城市商贸规划(2012-2030)》,分主城区、“济兖邹曲嘉”都市区和济宁市域商贸三个层面,对济宁的城市未来商贸体系及商业网点的功能、空间布局和建设规模做了统筹设计。北京、济南等地的专家当场评审给予肯定,并提出宝贵意见,《规划》修改完善后将出台。
“一主一城,三区两轴两带”
“我们根据‘一城四区’中心城市空间布局和都市区发展大趋势,按照‘城中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取向,分主城区、“济兖邹曲嘉”都市区和济宁市域商贸三个层面,对济宁的城市未来商贸体系及商业网点的功能、空间布局和建设规模做了统筹设计。”《规划》的设计单位、中商商业发展规划院副院长龚新忠表示,从去年4月份开始,在大量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多次修改,从而形成了此次《规划》的评审稿。本次规划期限为2012年至2030年,其中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
龚新忠介绍,城区贸发展总体格局为“一主一城,三区两轴两带”:“一主”为老城城市商业中心;“一城”为西部运河商贸城;“三区”为北湖新区、济北新区、高新区区级商业中心;“两轴”为以太白楼路、金宇路为轴线的“城区两大重点商业发展轴”;“两带”为京杭运河都市文化旅游带、老运河文化旅游休闲带。
西部运河商贸城,即城区西部商贸隆起带,是发展重点。“我们的目标是立足济宁、服务鲁西南,辐射带动淮海经济区及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的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经营环境最好的综合性商贸集散中心和商务交易平台。”龚新忠告诉记者,同时将依托济宁都市圈“四大商圈”的快速发展、城市七大商贸产业的强大辐射能力以及城区内部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以西部商贸经济轴(即105国道)为南北向主要轴线,将西部运河商贸城划分为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家居建材、机动车、仓储物流、商贸城商业服务六大功能分区。
“这将有效拉动济宁西部城区快速崛起,加快‘济兖邹曲嘉’五大板块相向融合,带动济宁市域经济快速发展,增强城市区域综合竞争力。”龚新忠补充道。
中远期形成综合商贸体系
《规划》还明确了科学布局城区商业综合体及大型零售网点:至2030年,规划范围内发展大型零售网点共100处,其中新建56处,改造提升44处。在此基础上,城区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00亿元以上;商贸流通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达到50%;城区零售商业规模将达到230万平方米,人均1.29平方米。
“那时济宁城区的商贸面貌就是,城市零售商业设施、配套设施完善,商业功能丰富,城市商业主中心、区级商业中心以及社区园区商业中心三级商业层次体系层级清晰,商业品牌建设凸显,建成高品质零售商业网络,城市旅游商贸及会展经济不断壮大,居民休闲活动氛围日渐浓厚。”龚新忠描述了一幅理想蓝图。
而在更广范围的“济兖邹曲嘉”都市区商贸体系规划上,确定都市区商贸发展总体格局为突出打造“四大特色商圈”:以主城区为中心的核心集聚商圈,包括主城区与运河以西、嘉祥县城区域,重点发展鲁西南现代物流中心、高档商贸购物中心;以曲阜为中心的文化旅游商贸圈,打造引领鲁南经济带和淮海经济区市场新潮流的现代都市商业圈;以兖州铁路枢纽为依托建立现代物流商圈,重点建设商贸功能区、物流功能区、现代商贸示范园、现代物流产业园和内陆港;以邹城特色优势和兖矿集团为依托,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品牌和商业集团,打造商业特色街区和商业综合体,形成密集消费商圈。
在市域商贸发展方面,则以丰富商业服务功能、突出商业特色为目标,建成以生态观光、文化旅游、商务会展、餐饮住宿为主要特色的商业服务体系;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延伸产业链条为目标,建成区域范围内具有明显竞争力和辐射力的专业市场群及现代商贸物流体系,打造区域性现代化商贸服务业中心及京杭运河物流之都。
“《规划》不能停留在纸上”
“规划内容比较翔实,与济宁现实比较符合,但仍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柴小青表示,应进一步明确、区分商贸和商业的关系,还应考虑规划与现有城市建设的融合问题。“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实施,规划由谁实施?主体是谁?有没有实施政策、措施?这就涉及到规划的严肃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弹性结合问题。”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总规划师高世明持相同观点,同时他还指出需要拿出精力挖掘、文化资源,突出文化旅游产业。
“商贸规划要做到两个衔接,一是与商务部门有关商贸发展的规划相衔接;二是要与城市整体规划相衔接。”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城市规划师杜成立认为,衔接是规划可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而最熟知当地情况的济宁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刘海涛则提出一些更切实的意见和建议:规划对全市甚至包括周边县区都进行了设计,但缺少某些质量程度的提升;因为内容较多,对一些地区及项目缺少更细致的分析,特别是缺少对给济宁与周边市区,如临沂、商丘等地的竞合关系的梳理;另外规划对市区和周围县的定位有重合之处,希望能够删改、补充,进一步完善。
“《规划》不能停留在纸上,必须认真研究实施措施,对控制性指标、控制性项目要确实能够发挥控制作用,对鼓励性指标及项目发挥好鼓励扶持作用。”济宁市市政府副秘书长闫百川强调。
他指出,下一步济宁市政府将强化组织领导,实施“商贸兴市”战略和功能分区,并优化商贸规划布局。同时,还将强化监管调控,严格规划执法刚性,保障商贸规划一旦出台,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还将加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综合执法,减少无序竞争,切实培育市场、巩固市场、管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