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近日,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关爱留守儿童实践团”一行相继在淄博和泰安展开调研,旨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引起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给更多贫困孩子带去希望。
7月20日、21日,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关爱留守儿童实践团”来到淄博市博山区虎头崖村的一家幼儿园,将友爱之手伸向当地留守儿童。7月20日,实践团在队长谢媛的带领下经过一个多小时山路颠簸,终于到达了虎头崖村该幼儿园。队员们首先向幼儿园负责人表明来意,在得到负责人允许后大家满怀期待地走进孩子们上课的地方。见到大哥哥大姐姐的孩子显得有些害羞,于是队员们主动牵起孩子们的小手与他们沟通交流,并做开心问答、敲鼓传球等游戏活跃气氛。据了解,该幼儿园有一半左右的孩子为留守儿童,他们终日没有父母的陪伴,缺少家庭及其社会的疼爱。
7月21日是实践团来博山的第二天,队员们走进博山区石马镇东石妈村几个留守儿童的家里了解情况。在村主任的带领下,队员们拿着学习资料来到村南头一个家庭。据主任介绍,孩子父母常年在县城高中食堂打工,大约半个月或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而且天不亮就要走。队员们将学习资料交到孩子手中并鼓励他要坚强勇敢。
“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看并给他们足够的生活费,是村上打工父母安置孩子的普遍方式。”泰安市祝阳镇姚中村村主任无奈地说。7月22至24日,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关爱留守儿童实践团”走进泰安市祝阳镇姚官村、姚中村、姚东村和姚西村四个贫困乡村,开展以“心系留守儿童、爱心点亮希望”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来到祝阳镇的第一天,实践队兴致勃勃地赶到姚官村的集市调查走访。熙熙攘攘的集市上一位正领着孙子赶集的年迈的奶奶引起了实践队员们的注意。队员们走上前去,在表明来意后奶奶笑着搂了搂身旁的孩子介绍说:“这孩子可嘴馋了,每次赶集都跟着我让我给他买好吃的。”队员们看着衣衫破旧的老人,主动拿出50元钱让老人给孩子多买点吃的。
7月23日、24日,实践队依次走访了姚中村、姚东村和姚西村的几家留守儿童家庭,实地调研泰安乡镇留守儿童问题的严峻形势。在姚中镇留守儿童强强家,队员们受到贠奶奶的接待。据贠奶奶介绍,自从放假以来,强强早上吃完饭就出去玩,到了晚上爷爷去寻才回家。当问及是否担心孩子的学习时,贠奶奶说,奶奶爷爷当然很关心孙子的学习情况,但由于代钩等问题强强一般不会同他们说,他们除了给强提供吃穿外,其他就了解很少了。在姚西村的小文家,实践队见到了害羞内向的小文。据询问,小文上初二,学习成绩很不好而且他一直对学习没有信心。队员们一边将初中的学习资料递给他,一边鼓励小文要好好学习,学会自立自强。
淄博、泰安之行,队员们真真切切地意识到了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急需更多的关怀与帮助,大家纷纷表示将为更多的留守儿童献上一份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