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每年立夏节这天,各村寨老百姓都要盛装集会,在南面摆上供品,点燃香烛,下跪叩首,祭拜雷公、电母两位神仙,乞求风调雨顺,这被称之为“开夏祭”。
而在宫廷,不叫“开夏祭”,而被称为“立夏节”。由帝王率领满朝文武到京城南郊举行一个盛大而隆重的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腰挂朱色玉珮,就连车旗、马匹也是朱色的。司仪主持仪式,先宣读祷辞,表达美好愿望。然后是帝王向文武百官赏赐冰块,寓意清凉消暑,整个夏天清爽宜人,没有暑疾旱灾。
立夏节在饮食方面也与平日有所不同。民间各家各户用红豆、黄豆、黑豆、绿豆、青豆等五色豆,洗净混拌一起与白粳米熬成“五色粥”,被称为“立夏饭”,寓意五谷丰登。因为夏天是麦子成熟,稻谷、豆类生长的季节,农作物的生长好坏与夏天的气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在立夏这天吃“五色饭”,表达物茂粮丰的美好愿望。这种习俗始于汉朝,唐宋时期最为盛行。如今,我国西南、江淮某些地方还保留着吃“立夏饭”的习俗。
此外,“立夏吃君踏”又是古人在立夏节的一个民俗。君踏是一种蔬菜名,盛产于宁波、台州等地,淡绿色,叶面油亮光滑,俗称“君踏菜”。立夏过后,这种菜便开始枯败,人们在立夏这天采回来做给小孩吃,说立夏节吃了这种菜夏天就不会生痱子,皮肤像君踏叶子一样光滑。君踏菜原本立夏过后才逐渐枯萎,然而采的人多了,到了立夏这天就已经采光了,因此当地流传着“立夏节,君踏歇”的谚语。
立夏,不仅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祈愿物产更丰富、生活更美好,还传承了一些民俗习惯,譬如观察立夏这天的天气,就能预测到整个夏季的天气。如果立夏这天下雨,整个夏天都将是晴少雨多,如果立夏这天天晴,整个夏天将会是少雨多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