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两会期间,一些国外人士在接受新华社驻外记者采访时,积极评价中国深入推进改革、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期待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继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认为世界各国能够从“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推进改革开放
根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汇合点。
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中国政府的措施契合了处于困境中世界的要求。当今世界需要就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中国采取了新的发展方式,令经济增长引起的污染更少,更加公正,更加平衡,既促进国家进步,也满足人民所需,且更具包容性。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尼古拉斯·罗迪: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未来五年内,中国面临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的重要改革任务,这既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也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巨大机遇。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对于美国和全球其他国家都能带来正面溢出效应。
国际金融协会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萨特尔:过去30多年,中国给世界带来史无前例的变化。中国经济增长拉动了全球需求增长、贸易繁荣和经济发展,同时具有重要的全球示范效应。
捍卫国际和平
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这是国际社会一直高度关注的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中国将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德国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中国两会非常清楚地表明中国将继续实行开放政策,着手处理面临的新任务,维护地区稳定。中国推行了非常负责任的外交政策。中国致力于为自身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中国外交政策是维护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蒂姆·萨默斯:中国坚信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别国事务的重要性,这可能是中国外交政策与其他国家不同之处。
推动全球治理
伴随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程度越来越深。头顶同一片蓝天,共居同一个地球村,遇到挑战,也需要并肩面对,携手担当。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中国在全球抗击艾滋病工作中地位重要,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速,同时在减贫和抗击艾滋病等方面也取得显著成就,中国是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积极开展合作国家的典范。中国防治艾滋病的努力让我们相信,全球抗击艾滋病取得成功是完全可能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助理所长黎良福:中国在改革国际金融结构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中代表新兴经济体更多地发声。此外,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且为国际维和行动作出了贡献。这些都是中国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值得赞许,中国应该继续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