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消息 赵克罗这几天很纠结。一封“忏悔书”,他在微博上删了发,发了删,删了又发。第一次删,是因为亲友担心他“小心别进去了”。第二次删,是要修订一段关于河南省财政厅人事处的描述,后者向他喊冤,称他丢掉河南省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的头衔,并非人事处所为。
他最终还是在微博上置顶了这封“忏悔书”,表示因为7个月前反对河南平坟,给领导们添了乱子,所以他要向领导道歉。至于即将被拿掉省政协常委,他自认为“罪有应得”。
赵克罗因在微博上发了一封“忏悔书”引发关注。 受访者供图
有网友称这封“忏悔书”近似控诉书,是“高级黑”。38岁的赵克罗事业有成,在郑州市一条以金融机构驰名的大道上,开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主要业务便在河南省内。对亲友熟人所说的“风险”,赵克罗知道并非虚言。
20年前,河南省镇平县少年赵克罗考入河南财经学院,成了一个让乡亲们羡慕的吃“卡片”(商品粮)的。大学毕业后,他曾干过多个工作,吃过不少苦,直至成立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直至现在各种荣誉加身。然而,赵克罗忘不了小时候,一年有4个月把红薯当主粮的日子。反对老家平坟的几条微博,对他的影响,至今尚难评估。然而,他表示,社会要想进步,人们不能一直沉默。
“无论工作能力还是人品素质,我都该留任”
南都: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将被拿掉省政协常委的?
赵克罗:上周五大清早,我刚起床,有人打来电话,说明年省政协常委换届的考察名单中没有我。我一开始还不信,去找其他人核实。
南都:核实后,什么感觉?
赵克罗:我特别惊讶。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人品素质,我都应该留任,我才38岁,年龄不会是原因,那只能是其他方面出问题了。在此之前,省财政厅党组会议拟定上报省政协委员名单中有我,按规定,你只有先成为省政协委员,才能在大会上被推举为常委。谁知道这次,我连省政协委员都不是了,那常委肯定是要拿掉的。
南都:那你认为被拿掉的原因是什么?
赵克罗:我自己清楚,也找人打听了,就是因为今年5月份,我发微博反对河南平坟,惹了领导不高兴。
南都:当时,你不是删了那几条微博,还发微博说部分失实,向有关部门道歉了吗?是不是受到了什么压力?
赵克罗:我在“忏悔书”中写得很清楚,不想再说。(“忏悔书”称,赵克罗反对平坟微博发出后,河南有关领导批示,称赵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必须立即纠正,否则将对其“采取措施”)。我认为我微博也删了,也公开道歉了,不应该再秋后算账吧。
南都:那你5月份的爆料有没有问题?
赵克罗:有一点,就是“副处级以上祖坟不平”的说法,在我老家那里,也是口头传达,并没有形成文件。我直接说了,证据存在问题。不过,后来媒体报道,说基层干部准备把官员祖坟往知名人士上靠,还有一些高官的祖坟没被平,足以说明问题。
南都:后来,你没有再发关于平坟的微博。在网下,有没有继续反平坟?
赵克罗:我在很多场合都明确表示反对平坟。我还通过商会,与同乡的官员们沟通,呼吁大家关注平坟的事情。
“现在仍反对平坟”
南都:你几个月前发微博反平坟,有什么效果没?
赵克罗:我老家的政府发了一个通知,说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给暂停了。平坟又转移到了周口,现在闹得很热。
南都:那现在让你公开评论平坟,是支持还是反对?
赵克罗:当然反对。无论你搞新农村社区并村也好,平坟复耕也好,首先得听取农民的意见,尊重他们的利益。现在基层普遍的情况是,政府说为了你们农民好,不管你们情愿不情愿,都得给我上楼,都得给我平坟。这种逻辑很奇怪,农民不是傻子,他们难道不知道怎么对自己好?说白了,就是一些部门为了自己利益,强行侵占农民权益而已。
南都:这个涉及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最近的媒体报道显示,地方政府热衷于平坟,可能是想利用增减挂钩(土地政策的一种),来获取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
赵克罗:我也一直在建议,农村的集体土地必须确权到农民个人。现在的集体所有制,主体是缺位模糊的,说是集体所有,其实没一个人真正所有。政府以很低的价格拿到农民的土地,再赚取高额利润。可是,农民失去了土地,以后怎么生活?政府应该尽早想好对策。
南都:你有什么建议没?
赵克罗:可以让农村和农民自我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他们可能自己都会去平坟和建社区。
“地方官员不会讨好一个省政协常委”
南都:按照你当时的爆料,好像你家的祖坟不会被平,说是你这个省政协常委,可以折算成副厅级干部?
赵克罗:这个只是我们村干部的说法,我啥级别都没有。我是以“新阶层”的代表,进省政协的。做这个常委,没有工资,没有办公场所,只是在每一季度开会时,每天会发几十元钱补贴。
南都:你说过多次,你出身农家,小时候很苦。当上省政协常委,会不会有光宗耀祖的感觉?你每次回老家,地方政府会不会专门热情招待你?
赵克罗:我倒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省政协常委这个头衔,我更多当成一种荣誉,这身份也方便我反映社会和政府中存在的问题。几年来,我呼吁食品安全、农民工工资和艾滋病权益等问题,还获得过优秀提案奖。
至于地方政府,他们真没有对我有什么特殊的热情。在官场上,官员们更多会讨好那些可以制约他们的人。一个省政协常委,还远远不到这个规格。
南都:你在“忏悔书”中说,“自己太把政协常委身份当回事啦”。也有很多微博网友说,你确实没摆正位置,你怎么看?
赵克罗:我认为,不能这么看待政协的功能,这也与事实不符。从我8年前成为郑州市政协常委开始,省、市政协的工作都全面参与过,比较有发言权吧。政协里,大部分委员还是能尽到自己职责,反映老百姓关心的各种问题。政府各职能部门,对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意见,也是比较重视的。不过,我们的工作内容不可能全部被媒体报道。
南都:你参政议政,有没有碰到过困难?
赵克罗:当然有了。比如,我曾为郑东新区高校园区的交通安全呼吁。郑开大道修得那么宽(约100米),但交通信号灯等措施缺位,给师生造成安全隐患。意见提到交管部门,他们也很重视。再追下去,他们就告诉我,说郑开大道是郑州市的景观工程,不能建人行天桥,也不能修涵洞,这是上面定下来的。到最后,交管部门只能去多画几条斑马线。
南都:除了现实的强制力和话语权,你自身的生计,是不是也会影响你的建言?比如,你的会计师事务所,归财政厅管理,在政协会上,你是不是就会避免对财政厅提一些尖锐的意见?
赵克罗:这个不能否认。所以,政协委员要来自各行各业。
我还建议,能不能设置一些专职的政协委员,可能更有利于客观中立地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南都:如果真要设置,你会去专职做委员吗?
赵克罗:可能不大,我毕竟还有自己的事业……
“就算做一个普通网友,也会继续发言”
南都:有网友说,你在官场是个异类,怀疑你如何当上省政协常委的?
赵克罗:我就一步步当上的,呵呵(笑),我也没感觉到特殊在哪里。最近,有不少人说我是异类,说我激进。可是,我觉得自己一点都不激进,也不应该成为异类。你说我激进,那我究竟激进在哪里?从来没人告诉过我。
南都:可能他们感觉到你说的东西太尖锐。
赵克罗:社会存在问题,怎么就不允许人说了?大家都不说,问题就解决掉了吗?我说了,没人告诉我错在哪里。我只听到领导和其他人说我“政治不成熟”。
南都:那什么叫“政治成熟”?
赵克罗:我也不太清楚,可能照他们那样做,就是“政治成熟”了。
南都:事已至此,你的省政协委员和常委的资格,还有没有回旋的余地?
赵克罗:没有可能。明年1月换届,我肯定要离开了。
南都:以后准备怎么办?
赵克罗:我还有民革河南省委委员、河南青联常委等身份,我还会利用这些身份,就是做一个普通网友也罢,继续发言。我认为,我还是正能量。
南都记者 孙旭阳 发自郑州
相关报道:
周口平坟调查:平坟复耕无人种 公墓圈地多闲置
一场规模浩大的殡葬改革措施在河南周口强力推行。围绕着“平坟”的是与非,各方争议不绝。周口的平坟复耕究竟如何推行?在节约土地、农民减负方面又起到什么作用?(转下页)
[NextPage]
周口平坟调查:平坟复耕无人种 公墓圈地多闲置
一场规模浩大的殡葬改革措施在河南周口强力推行,坊间称之为“平坟”行动。围绕着“平坟”的是与非,各方争议不绝。
周口官方称,平坟复耕一是为节约土地资源,二是为减轻农民负担。官方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周口市殡葬改革推行10个月,建成农村公益性公墓3130个,平迁坟头246万座,恢复耕地近3万亩,新亡故人员遗体火化率基本达到100%,原有的537个棺木市场销声匿迹。
周口的平坟复耕究竟如何推行?在节约土地、农民减负方面又起到什么作用?晨报记者日前在周口进行了实地调查。
平坟速度怎么就飞快?
在当地“1号文件”的推动下,本来用3年完成平迁坟头300多万座,结果不到一年就完成
周口市淮阳县城关镇夏庄村的麦田里,孤零零地伫立着一块墓碑,墓碑周围方圆一米内是翻开的黄土,与周围青青的麦苗形成强烈反差。不远处,村民老张正蹲在一堆黄土前烧纸钱,老张说,土里埋着他的祖父,坟头在几个月前被铲平了,只留下了这抔黄土做纪念。
祖父的坟头是老张带着儿子亲手铲掉的,“不铲就会有推土机过来推,那样地里的麦苗就要被碾压。”老张带着记者翻过一条沟到了另一片麦地,“看,这就是推土机推掉的。”记者看到,田地里还残留着车轮的痕迹,一大块地被铲得平整而光溜溜的。
这场浩浩荡荡的平坟行动缘于一份文件。今年3月,周口市委、市政府发布的“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全市基本农田现有坟头300多万座,占耕地3.5万亩。文件要求,用3年时间完成农村公益性公墓全覆盖;火化率100%;彻底遏制偷埋乱葬和骨灰二次装棺等。
在该文件的直接推动下,周口的速度惊人。据周口官方统计,至7月21日完成平(迁)坟墓近10万座,实现30万亩耕地无坟头,直接复耕土地600多亩。到11月底,平迁坟头已达246万座,恢复耕地近3万亩。也就是说,原本计划3年完成的任务,只用了不到一年就基本完成。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认为这其中水分很大。他称,农村的坟一般扎堆,平均下来每个坟占地很少。另外不少坟墓多在荒地或田野的犄角旮旯,在耕地之中比例并不高,并且平均下来大多在1-2平方米。假如耕地中的坟头至多150万座,按每座2平方米算,可复耕300万平方米土地,也仅0.45万亩。
而在“1号文件”中称,全市农田有坟头300多万座,占耕地3.5万亩;周口官方最新向《人民日报》提供的数据则称,全市基本农田内现有坟头300多万座,占用耕地约5万亩。这样算下来每座坟头面积超过11平方米。
#p#副标题#e#即使平掉了坟头,也并没有马上转化为耕地,光秃秃一片在田间很惹眼。村民告诉记者,主要是今年来不及播种。问及明年会不会再种上庄稼,有村民说:“谁高兴在自家祖坟上种地呢?”
公墓的地从何而来?
大部分是圈耕地;圈的面积过大,又导致闲置
一方面推行平坟,一方面新建公墓。周口官方称,平坟后可将遗骸火化后迁入农村公益性公墓,公益性公墓建设要做到全覆盖。不过记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村公墓都是将农民的耕地圈下来建成的。淮阳县城关镇“正寝园”便是这批新建农村公益性公墓中的一个。刚进大门,便是一片数百平方米的水泥开阔地,整个墓园达50亩。“这些用的全是耕地,是我们7户农民的地。”在墓园工作的村民于永然说。
记者看到,偌大的公墓内冷冷清清,目前只建好了一个角落,占墓园面积不到十分之一。于永然说,目前公墓共迁入300多个穴位,这个小小的角落就可建几千个穴位。剩余的好几十亩地都空闲着,于永然等人觉得田地闲着怪可惜的,便又在空地上种上了小麦。
在商水县,农村公墓同样是圈农民耕地而建,这里每亩地的补助是一年1000元。不少村子的所谓公墓很简单,就是种几棵树把几亩田圈起来,再竖一块楼板,上书“公墓”就成了。不过,由于没有多少村民愿意将坟迁入公墓,被征地的村民往往又将“公墓”复耕,照样在里面种起了庄稼。
平坟的目的是增加耕地,公墓建设则又圈占了耕地,最终结果到底耕地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记者在周口市下属的几个县走访发现,大多数乡镇的公墓占地面积都比较大,多在几十亩,甚至上百亩。比如周口市郊的许湾乡,公墓面积就达到近百亩。据周口官方数据称,周口已经建成农村公益性公墓3130个,如果每个公墓按照占地5亩算,面积则超过1.5万亩。
实际上,根据民政部下发的《公墓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建立公墓应当选用荒山瘠地,不得占用耕地,不得建在风景名胜区和水库、湖泊、河流的堤坝以及铁路、公路两侧。
入住公墓有无增加农民负担?
平坟有200元补贴,但部分农民说未收到;殡葬有600元补贴,但一些公墓穴位每个却收费850元
为鼓励农民平坟,周口市政府提供了200元的平坟补贴,还出台了殡葬惠民政策:从2012年1月1日起,周口居民火化、遗体接送等殡葬服务费用每人补贴600元,全部由财政支付,并免费提供骨灰存放。
实际上,并不是每个平坟的农民都领到了200元的“平坟补贴”,在采访中一些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平坟后根本没有拿到一分钱,甚至没有听说过有补贴。那么,平坟的“减负增收”效果又是如何呢?按照官方说法,要算的账目得“加”“减”两头说。“加法”,夏秋两季种一亩良田就意味着增收超过1吨粮食、增加千元收入;“减法”,殡葬省去棺木等费用,算下来能省下七八千元。
记者采访了解到,尽管有政府补贴,但村民殡葬仍然要花费一笔不菲费用。首先,公益性公墓的穴位并不是免费的,如淮阳县城关镇“正寝园”每个穴位是850元;如要立碑另外收钱,“正寝园”的标准是200元;扶沟县村民罗军丽葬在村里公墓“天堂静园”,小小的一块碑花了3000元钱。而且按照农村习俗,丧葬请客吃饭在所难免,惟一省掉的只是一副棺木的费用。
“平坟”是为“卖地”?
专家认为周口推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政策对土地需求缺口大,“平坟”是填补土地缺口的手段;当地否认“卖地”说法
外界质疑周口平坟的最终目的是为“卖地”,因为按照“增减挂钩”原则,增加多少耕地面积,才能批准多少工业用地面积。郑风田是此观点的支持者,他称目前周口推行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政策对土地的需求缺口很大。其中11个产业集聚区规划占地170平方公里,合25万亩;目前已建的产业集聚区占地90平方公里,合13.5万亩,周口新机场建设占地1.5万亩。“平坟”就是填补土地缺口的一个手段。
对于“卖地”的说法,当地否认。周口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孔雪梅说:“周口市坟地大部分占用的是农用地,平坟复耕后能够实际增加耕作面积,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生产和提高粮食产量;按国家政策规定,只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后才能用于‘增减挂钩’,所以,我市没有将平坟增加的耕地面积用于‘增减挂钩’。”
不过,周口市副市长刘国连坦承缺失:在“平坟”过程中,有的单位出现了方法简单,节奏过急、过快的现象;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对部分群体的思想工作做得不细致。使“平坟”的铲头触痛了生者追思的亲情,放大了埋怨情绪。发现这些问题后,就下发了通知,要求立即纠正。
12月4日的人民日报11版正巧也对周口“平坟”做了报道,标题为《外界议论纷纷 当地显得平静 周口殡葬改革见闻》。现节选如下。
老百姓对“平坟”是何态度?
项城市南顿镇上楼行政村农民周思民说,他家老坟可多了,一个多月前平了24个坟头,腾出一亩多地,已种上了麦子。 “上面有号召,村里一开会,干部先平,然后是党员,村民也就跟着平了。 ”问他是自己平的还是强行平的?他说:“是我自己平的,我们这个村都是自家平自家的。 ”
郸城县64岁的张桂英说:“以前地里坟头多,上坟、添坟乱哄哄,现在俺村的公墓建得整整齐齐哩,中间的路都是柏油路,像烈士陵园一样。这下祭祀也不怕踩庄稼了,下雨上坟也不怕泥泞了。 ”
外界议论纷纷,但周口的田间地头显得很平静。途经几十个乡镇,并没有看到有人平迁坟头,倒是看到许多新建的农村公墓。
政府为何要跟坟头过不去?
周口市市长岳文海说,平原地区,粮食主产区,地不增加,人口却在逐年增加,有的农民已经把道路两边的路肩都种上小麦了,惜地如金。现在还没来得及进行殡葬改革的村,村前村后的坟头一波接着一波,机器下不了地,人力种植成本又太高,有的就撂荒。殡葬改革在一些乡镇之所以进行得比较快、比较顺利,说到底还是群众理解。
数据显示,2011年周口全市粮食总产量达74.7亿公斤,居河南省第一位。周口市人口密度更大,素有“九里十三庄”之称。全市人口1238万,耕地总面积1200多万亩,很多县(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与之形成极大反差的是,全市基本农田内现有坟头300多万个,占用耕地约5万亩。
3年计划为何要1年完成?
周口市委书记徐光介绍,鉴于这项工作比较敏感,周口一开始就非常审慎,多次组织县市区主要领导和群众代表,到江苏、江西、浙江等殡葬改革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又多次召开群众座谈会,举行专家听证会,充分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对殡葬改革的方法步骤反复论证,提出了“惠民政策全覆盖、遗体火化全覆盖、公益性公墓全覆盖、平坟复耕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为了赶农时、避免损坏庄稼,在秋收后种麦前,加快了推进速度。实际工作中,群众要求“要下雨都下雨”,要平大家一起平,别你先我后,谁也别特殊。这样,大家都平了起来,不长时间就平了200多万座坟头。
专家点评
先把公益性公墓建设好
殡葬改革和民俗文化研究专家、上海理工大学教授乔宽元:殡葬改革的大方向要肯定,同时应注意到殡葬改革涉及文化风俗、社会心理等因素,推进要慎重稳妥。建议周口先把公益性公墓规划好、建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