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山东GDP增长9.7%
增速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三
在全国经济面临下行挑战的不利形势下,上半年山东生产总值依然取得了同比增长9.7%、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的平稳增长。而上半年2.4118万亿的经济总量,也使得我省有望在年底迈上5万亿的更高台阶。
截至25日,在全国已经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的25个省市中,有17个省市的GDP同比增速在10%以上,除天津以14.1%的同比增速领跑全国外,大部分经济快速增长的省份集中在西部地区。但在经济总量上,我省依然位居广东(26200.92亿元)、江苏(25382.8亿元)之后,排名全国第三。
山东省统计局25日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农业生产势头良好,夏粮连续十年增产并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1%,在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40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97.6%。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12734.5亿元,增长20.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039.8亿元,增长10.1%,增幅比一季度回落7.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2996.7万平方米,下降20.4%,连续5个月下降,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8个百分点。
在消费方面,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01.6亿元,增长14.9%;其中家装产品增长较快,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增长25.9%,家具类零售额增长27.4%。
在外贸方面,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1160.5亿美元,增长4.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
山东省统计局表示,当前,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但支撑我省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仍不够牢固,全省应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
居民收入增长继续超GDP
山东省统计局25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省城乡劳动力就业呈现小幅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延续去年的势头,继续超过GDP增长速度。
山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0.0万人,增长0.1%;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4万人,增长0.3%。在收入方面,上半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27元,增长13.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347元,增长17.3%。分别超过GDP9.7%的增速4.1和7.6个百分点。
山东省统计局25日数据显示,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0%,涨幅自上年11月以来连续8个月回落。
上半年,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全部上涨,食品类上涨5.9%,烟酒及用品类上涨4.0%,衣着类上涨3.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2.7%,交通及通信类上涨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3%,居住类上涨1.8%。
产业调整见效 仍需拉动消费
下半年山东经济“稳增长”仍面临挑战
今年以来,外需低迷、经济下行压力陡增的不利局面,成为困扰全国经济增长的阻碍。山东依然取得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的成绩。对此,山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认为,我省率先进行的产业调整、升级,效果开始显现,但下半年如何扩大内需依然面临挑战。从数据上看,在外需增速明显放缓,房地产投资拉动效应减弱的情况下,工业增长成为带动我省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上半年,在全省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40个行业实现增长;全省重点调度的120种重点工业产品中,有80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
“随着国家上半年对信贷规模的控制、房地产等行业的调整,经济增长应着眼于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战略新兴产业。”张卫国表示,“在这一点上,我省的‘蓝’‘黄’战略,在项目选择和产业发展上一直着眼于战略新兴产业,而且一直没有放松技术升级改造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我省消费升级产品增速相对平缓,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3.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0.2%。“这是今年以来为了‘控通胀’。”张卫国分析。
“照目前情况看,世界经济低迷、中国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还要延续一段时间,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将成为稳增长的主要动力。”张卫国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赋的方式,大力开拓国内消费市场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