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许嘉璐副委员长,
尊敬的周铁农副主席,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今天,在中华文化标志城创意方案征集公告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我的心情格外激动。回想起早在2001年,我们69位科技界、工程界同仁共同发起倡议,提议在山东济宁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而现在,在举国上下欢庆嫦娥一号已成功绕月运行的日子里,又喜闻中华文化标志城已展开创意方案征集工作,这就意味着我们七年前的提议得到了落实。这一倡议,不仅仅在海内外华人同胞那里引起强烈反响,并且得到了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重视与支持。我作为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为海内外中华同胞所达成的一致共识,感到由衷地欣慰。
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先进文化的推动是不可能持久的。中华民族积五千年而能绵延不绝,一脉相承,究其深层原因,就是源于历史悠久的汉文化和境内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汇流、融合而成的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时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推进中华文化创新,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和多样性文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涵盖曲阜、邹城的济宁地区,既是儒家学说的创建地,也是墨子学说的发源地。黄帝、少昊亦是出生在这一地区。中华文化的基础非常深厚。在这个地区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形象,并能为海内外同胞广泛认同。
我们认为为进一步增强科学理念,提高科学素质,在中华文化标志城内建立“科学文化标志物”是非常必要的。它一方面可培养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另一方面是一个和世界文化进行交流的平台,有利于促进我国科学文化的创新。
我和其他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发起人,将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推动中华文化标志城的规划与建设,并将竭尽所能动员、号召更多的科技界、工程界同仁参与到项目中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