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越悠久,节日越多。中国古代的节日是很多的,讲究也很多。很多很好的传统,可惜,被坏人破坏了。
目前我们能够想起来的节日已经不多了,就算想起来,也没什么感觉了。譬如端午节,基本上可以改名为粽子节;譬如中秋节,那就是月饼节。
现在说说清明节,几个人知道来历的?讲讲历史吧。春秋的时候,晋国国君晋文公流亡海外十九年,后来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手下一位兄弟叫介子推不肯出来做官,晋文公非要他出来做官,于是介子推就带着老娘逃进山里,晋文公下令烧山,要逼他出来。可是介子推就是不出来,活活烧死在山里。
晋国人有感于介子推有性格,于是每年这个时候家里不开火,并且去祭祀祖先。逐渐这就成了节日,叫做寒食节,专门祭奠先人。清明本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恰好与寒食节临近,于是就叫成了清明寒食,后来多叫清明节,也叫寒食节。如今的人们,谁知道寒食节的?
当然,介子推的精神已经不能与时俱进了,宁可烧死都不当官,与当下跑官买官确实是两个方向的,忘了他也就忘了他吧。总有一天我们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那时候都不当官了,但愿大家能把介子推想起来。
山西有个县叫做介休县,就是介子推被烧死的地方,地名的意思就是“介子推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