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山东汉子牛作涛救人牺牲后,在广州当地引起巨大反响。广州市民、牛作涛生前所在部队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敬意。
山东汉子牛作涛舍己救人的消息,已传遍了羊城广州的大街小巷。20日,牛作涛的战友小周,将这一消息告诉了他的老乡。他的老乡是一名广州出租车司机,在接到小周的电话时,车的后座上恰有一名女乘客。
出租车司机挂掉电话后,女乘客当即掏出100元钱要司机转交给牛作涛的家属,并拒绝留下姓名。
除了市民的称赞外,牛作涛曾经的战友、领导等也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和惋惜之情。
广州空军某部政委、牛作涛生前所在分队的教导员王勇透露,牛作涛救人牺牲消息传到部队,部队准备宣传他的英勇事迹。谈起牛作涛的为人,王勇更是啧啧称赞,“他有山东人的仗义性格,乐于助人,遇到不平事情,会直接说出来。”
牛作涛的老乡兼战友王晓君19日晚一听到消息便赶到江边,一直到深夜才离去。20日早上,他又来到江边,一直守候到牛作涛的遗体被打捞出江面。当天,他在牛作涛的遗体前,哭成了一个泪人。
而广州当地的媒体也对这位英雄进行了连续报道。《羊城晚报》称他“守护了善良”,并且在21日以《广州痛失救人英雄》为题进行重点报道。
不少广州当地市民认为,在小悦悦事件引发大讨论的今天,山东人牛作涛用实际行动表明,人间自有真爱在。目前,牛作涛各地的战友已经陆续赶到广州,广州当地也在准备为牛作涛申请见义勇为的称号。
牛作涛的弟弟看到哥哥的遗体痛不欲生 羊城晚报记者邓勃摄

生前的牛作涛是个开朗的人


牛作涛妻子说起丈夫泣不成声,年幼的女儿抚摸着妈妈的头发…… 羊城晚报记者邓勃周巍摄
英雄出水时,仍保持救人姿势
31岁退伍兵牛作涛珠江救人牺牲,尸体昨天中午打捞出水
尸体从冰凉的江底捞上来时,牛作涛的双手向前微伸着, 似乎曾经希望竭力抓住些什么。
可是, 这个31 岁的山东汉子再也不会醒过来了, 他无法回到刚注册满月的家政公司拼搏, 他无法再捧起大碗白酒与战友们豪饮,他无法听到4 岁女儿再叫他一声:爸爸!
19 日晚上8 时50 分, 珠江广州大桥段, 牛作涛与一名朋友走在江边,在几米开外,一名据称已在附近徘徊了四、五个小时的女子突然坠入江中。目睹此幕,熟稔水性的牛作涛当即将钱包、手机交给朋友,纵身一跃跳入江中。他和那名落水者的身影在水面上浮沉了几个来回后,渐渐消失了……牛作涛的妻女得知后, 连夜坐车从武汉奔来,妻子一遍遍重复着:那条河在哪里?
20 日中午,牛作涛的尸体在广州大桥东侧200 米处水域被捞起。
20 多名牛作涛生前的老友、战友来到江边,守候着牛作涛。一名忍受着悲恸的战友告诉记者, 就像命中注定一般,9 月12 日中秋节, 牛作涛一家在广州最后一次团聚。
尸体打捞出水,弟弟哭成泪人
“哥,你回来啊! ”心急如焚从山东老家赶过来,弟弟牛作东没能见到哥哥的最后一面。20 日中午12 时15 分,牛作东到达哥哥牛作涛的落水处。约15 分钟后,他眼见哥哥的尸体在水警的打捞下,浮出水面。尸体已被水泡得苍白浮肿,牛作涛的手还保持着弯曲的姿势。牛作东痛不欲生,几欲跃身江中,被身边的人紧紧拽住。
瘫坐在江边的他,抱头失声痛哭。此时,守候在江边的战友、老乡们早已哭成一片。
纵然有亲人、朋友的万般不舍,牛作涛还是听不到这些痛彻心扉的呼唤。他的尸体被送往二沙岛的水警派出所,等候殡仪馆的车。牛作涛的老乡兼战友王晓君在派出所哭成了泪人。19 日晚,他一听到消息便赶到江边,一直到深夜才离去。20 日一大早,他又来到江边,一直守候到自己的战友被打捞上来。
随后, 牛作涛的尸体被送往银河园殡仪馆。在遗体告别间里,牛作涛安静地躺在花圈丛中。他的家人、战友和朋友一行十几人一路陪着他,眼眶含泪,气氛凝重。
看到透明棺材中脸色紫青、嘴唇发白的哥哥, 牛作东的情绪再次崩溃, 扑倒在棺材上号啕大哭。“哥, 你起来吧,咱回家。哥, 你醒来后, 我啥都不和你闹, 哥……” 这位瘦黑的山东汉子, 用山东口音的普通话声声呼唤自己的至亲,哭得无法自已。现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掩面啜泣。
小牛人缘很好,家境非常一般
19 日晚最早到达事发现场的老乡雷先生回忆道,“晚上9 时多接到电话,说小牛掉下水了,我当时第一反应是‘开玩笑吧,怎么可能? ’”电话通知雷先生的,正是19 日晚和牛作涛在江边一同散步的朋友。
“她情绪很激动,一边说一边哭,也说不清楚,后来我才理清楚小牛是为了救人跳下珠江,半小时没上来了。我这才觉得有点不对劲,于是马上赶去江边。”
雷先生告诉记者, 他在赶往江边的途中, 打了20 多个电话, 通知牛作涛的战友、老乡和朋友。“小牛人缘很好,每隔三两天就和我们吃吃饭、聊聊天,前天晚上我才和他一起吃饭。大家知道他出事,都互相通知,当晚陆续赶到现场的就有20 多人。”
据 了解, 去年, 牛作涛的老父亲刚过世,家中还有老母亲、姐姐、弟弟、妻子,以及年仅4 岁的幼女。“他母亲住在山东农村,有个姐姐好像在北京,弟弟在老家打散工。他的妻子没有固定工作,而且女儿还那么小,唉,他们家以后也不知道怎么办? ”雷先生说。
当兵特别刻苦,近年潜心佛学
回想牛作涛生前,战友发哥表示,“他是个非常踏实的人,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总在平凡的生活中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
牛作涛乐于助人, 近两年, 他更开始潜心佛学。“佛是向善的, 也是为别人做事,这很符合小牛的性格和为人处世。而且,他以前在部队当兵,那种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深入骨髓,他是有足够的勇气做出任何义举。”发哥的话,已然解释了牛作涛下水救人的举动。
牛作涛的尸体被打捞上来后, 战友、老乡和旧同事们依然无法接受他突然离世的事实。战友黄小明接到记者电话时,愕然地问道, “你确定你所说的牛作涛就是我的战友? ”黄小明称,他和牛作涛同于1998 年12 月入伍, 在新兵连里待了三个月后,转到了广州空军的警卫班任职。“在警卫班就是执勤、站岗,我还记得,阿牛特别刻苦, 要是班长提出哪里做得不好,他就不休息地加紧操练。由于表现突出,他在警卫班没待多久就被调到后勤处了,负责处理文件等等。”
性格乐观开朗,平时乐善好施
据了解,2000 年, 牛作涛到韶关学习开车, 并于同年下半年到海南岛继续当兵;2003 年年底, 他从汕头南澳岛部队退伍。“小牛的性格很开朗,以前在部队,谁不开心他就逗谁。退伍后他到一个房地产公司当司机, 然后去了路政大队……”黄小明顿了一下,说,“我还是不愿意相信这是事实。”
黄小明口中的“路政大队”,就是广州东新高速公司。2008 年,牛作涛进入这家公司,负责路政巡查、公路的保养维护等工作,并成为路政大队的中队长。“当晚得知他失踪的消息后, 我一整晚都没有睡好,只要是认识他的同事,都很担心他,一直关心着事情的进展。”东新高速公司员工小吴表示,牛作涛是大家心目中的“老大哥”,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牛作涛都很主动帮别人。“我是去年才到广州的,人生路不熟,牛哥给了我很多指导。今年4 月,他离开公司自己创业,但我们平常遇到什么难题,只要一个电话,他都义不容辞地为我们解答。”
“他出事这天, 距离他生日只有四天! ”牛作涛的老乡刘克可痛心地对记者说。在他心中,牛作涛是一位仗义、乐善好施的人。“他喜欢帮人做事,比如帮别人买火车票,一买就买好几张。看到乞丐都会给钱。吃个饭他也抢着付钱。之前他的一个朋友说自己眼睛不好,他二话没说开车送她去医院……” 说起牛作涛做过的好事,刘克可一下子能列出许多。
回访现场
事发地点:
曾有三次机会生还
高先生在江边垂钓十多年了,当晚他如常在附近钓鱼。听到几个骑单车的人议论有人落水后, 他衣服还没穿, 拿着近6米长的捞鱼网就跑了过来,“来到现场后,我争取上了水警船,一直用渔网在水下打捞,却徒劳无果”。
高先生对二沙岛周边的水域情况非常熟悉。他告诉记者, 两人落水时正值珠江水退潮期, 退潮已经七成, 江边水深约有2.5 米。虽然过了洪峰期, 但水流依然湍急。
“事实上,去年亚运期间,二沙岛每隔六七百米都安装了扶手梯,但是不熟悉的人肯定不知道。”除了离事发地724 号路灯东侧200 米的一个扶手梯外,高先生认为牛作涛落水后还有两个生还的机会,“在东侧三四百米处,有一个1.2 米半径的排水口, 他可以抓着铁管, 不至于沉下去”。另外,往西一百米,江底下是一个隆起的沙滩,距离水面才几十厘米高。
落水女子:
徘徊江边眼神哀怨
20 日中午,经常在江边钓鱼的史先生告诉记者,19 日下午4 时多开始, 他便注意到一名1 米6 左右,中等身材,穿着蓝灰小格子外衣的短发女子开始珠江边上徘徊。“我看着她就觉得不对劲”,史先生说,由于此前见过一些轻生跳江者,他对此女子的异常举动很是担忧。
于是他故意慢慢地从女子身边走过,“她一直看着我, 眼神里充满了哀怨” 。
史先生说, 直到他7 时左右离去时, 该女子仍然未曾离去, “其实我该早一点警觉的”。
搜救人员:
失踪女子仍未找到
广州公安水上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19 日晚9 时许,东航道派出所率先派出搜救船到达现场, 随后另一只船载着救生员、蛙人队赶到出事水域。
“当时珠江正在退潮,水流十分湍急”,该负责人说,由于进入深夜,事发地点周边的光线、水流状况对搜救行动造成了不少影响。至晚上12 时多,搜救依旧没有结果,搜救船开始驶离,警戒线也被解除。
20 日一大早,搜救船再次出动。“水下的光线情况好了很多”, 到中午12 时30分许, 坚持不懈的搜救人员按照水文情况,终于在广州大桥东侧200 米处水域捞出一具 男性尸体。经家属辨认,确认是救人牺牲的牛作涛。
#p#副标题#e#目前, 当晚落水的女子仍未能找到。
水上公安分局负责人表示, “这种事情并没有规律可言,我们可能就在事发点附近找到她,也可能在远处找到她。我们将尽全力进行搜救”。
救援组织:
救人也要自保安全
就牛作涛下水救人一事,广州冬泳会会长、锦潮水上拯溺队志愿者团队负责人赖锡鹏认为,人要救,但也要先保护自己的安全。“按照国际救生组织的原则,不能看到有人跳水就马上跟着下去救人,因为你不清楚水下有什么东西,万一有石头或者木桩或者什么利器,很可能就会出师未捷身先死。”赖锡鹏表示,见义勇为的精神应该大力提倡,同时,科学拯溺的方法也应该普及。
赖锡鹏说,碰到类似情况,第一时间应该呼救, 引起周围的人注意。“要大喊‘有人跳下水’、‘有人自杀’等等,多些人就多些照应, 这对于实施救援很有帮助。
然后,就是报警,接着,是采取救援措施。”
他称,能不下水就尽量不要下水,用其他辅助物实施救援; 若一定要下水施救时,也要几个人一同协助,没有水上救生知识而独自一人下水是大忌;而且,陆上要有人注视水上情况, 例如水流速度等等,一看到情况不对,陆上的人还可对水中救援人员施救。
回访现场
事发地点:
曾有三次机会生还
高先生在江边垂钓十多年了,当晚他如常在附近钓鱼。听到几个骑单车的人议论有人落水后, 他衣服还没穿, 拿着近6米长的捞鱼网就跑了过来,“来到现场后,我争取上了水警船,一直用渔网在水下打捞,却徒劳无果”。
高先生对二沙岛周边的水域情况非常熟悉。他告诉记者, 两人落水时正值珠江水退潮期, 退潮已经七成, 江边水深约有2.5 米。虽然过了洪峰期, 但水流依然湍急。
“事实上,去年亚运期间,二沙岛每隔六七百米都安装了扶手梯,但是不熟悉的人肯定不知道。”除了离事发地724 号路灯东侧200 米的一个扶手梯外,高先生认为牛作涛落水后还有两个生还的机会,“在东侧三四百米处,有一个1.2 米半径的排水口, 他可以抓着铁管, 不至于沉下去”。另外,往西一百米,江底下是一个隆起的沙滩,距离水面才几十厘米高。
落水女子:
徘徊江边眼神哀怨
20 日中午,经常在江边钓鱼的史先生告诉记者,19 日下午4 时多开始, 他便注意到一名1 米6 左右,中等身材,穿着蓝灰小格子外衣的短发女子开始珠江边上徘徊。“我看着她就觉得不对劲”,史先生说,由于此前见过一些轻生跳江者,他对此女子的异常举动很是担忧。
于是他故意慢慢地从女子身边走过,“她一直看着我, 眼神里充满了哀怨” 。
史先生说, 直到他7 时左右离去时, 该女子仍然未曾离去, “其实我该早一点警觉的”。
搜救人员:
失踪女子仍未找到
广州公安水上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19 日晚9 时许,东航道派出所率先派出搜救船到达现场, 随后另一只船载着救生员、蛙人队赶到出事水域。
“当时珠江正在退潮,水流十分湍急”,该负责人说,由于进入深夜,事发地点周边的光线、水流状况对搜救行动造成了不少影响。至晚上12 时多,搜救依旧没有结果,搜救船开始驶离,警戒线也被解除。
20 日一大早,搜救船再次出动。“水下的光线情况好了很多”, 到中午12 时30分许, 坚持不懈的搜救人员按照水文情况,终于在广州大桥东侧200 米处水域捞出一具 男性尸体。经家属辨认,确认是救人牺牲的牛作涛。
目前, 当晚落水的女子仍未能找到。
水上公安分局负责人表示, “这种事情并没有规律可言,我们可能就在事发点附近找到她,也可能在远处找到她。我们将尽全力进行搜救”。
救援组织:
救人也要自保安全
就牛作涛下水救人一事,广州冬泳会会长、锦潮水上拯溺队志愿者团队负责人赖锡鹏认为,人要救,但也要先保护自己的安全。“按照国际救生组织的原则,不能看到有人跳水就马上跟着下去救人,因为你不清楚水下有什么东西,万一有石头或者木桩或者什么利器,很可能就会出师未捷身先死。”赖锡鹏表示,见义勇为的精神应该大力提倡,同时,科学拯溺的方法也应该普及。
赖锡鹏说,碰到类似情况,第一时间应该呼救, 引起周围的人注意。“要大喊‘有人跳下水’、‘有人自杀’等等,多些人就多些照应, 这对于实施救援很有帮助。
然后,就是报警,接着,是采取救援措施。”
他称,能不下水就尽量不要下水,用其他辅助物实施救援; 若一定要下水施救时,也要几个人一同协助,没有水上救生知识而独自一人下水是大忌;而且,陆上要有人注视水上情况, 例如水流速度等等,一看到情况不对,陆上的人还可对水中救援人员施救。
生前的牛作涛是个开朗的人
生前部队领导回忆牛作涛军旅生涯
广空拟宣传英雄事迹
“牛作涛是部队培养出来的好战士”,20日下午,羊城晚报记者独家采访了驻广州空军某部队政委、牛作涛生前所在分队的教导员王勇, 以及分队主任、现已转业到萝岗公安分局的民警陈清,说起救人英雄牛作涛,两人都感伤不已。
“多好的战士啊,他是我带过的兵!”20 日上午,就有牛作涛的战友打电话给王勇政委,说牛作涛跳珠江救人失踪,王政委马上找来报纸,看到这个消息,“我一整天都在难受,血压都升了起来。”
王政委告诉记者, 牛作涛1998年入伍,2000 年曾在空军驻汕头南澳岛某分队服役, 他当时是分队教导员。“那个时候,南澳岛条件还十分艰苦,遇到干旱天,岛上缺水,部队要定量供应淡水,甚至是一个星期才能洗个澡。牛作涛当时是分队的司机,每天需开车到县城拉给养,部队到县城有十多公里路,路上不好走,拉一趟货物需要40 多分钟。后来,分队打了一口深井,解决了用水问题,而他这时又调到海南岛。在部队期间,他大部分时间在艰苦的边防海岛执勤工作。”
谈 起牛作涛的为人,王政委更是啧啧称赞,“他有山东人的仗义性格,乐于助人,遇到不平事情,会直接说出来。”王政委透露,牛作涛救人牺牲消息传到部队,领导已要求军务处查找他的档案资料,准备在部队宣传他的英勇事迹。
牛作涛生前所在分队主任、萝岗公安分局民警陈清告诉记者,牛作涛1998 年入伍后,一直在部队机关做公务员,后来因为表现好,部队送他去学开汽车,学成之后,分到汽车排任司机,没过多久,部队要求机关战士到基层锻炼,牛作涛自己要求到南澳岛最艰苦、最基层的分队当司机。
陈清说,分队战士少,战士多是“一专多能”,每天一大早,牛作涛驾车去县城购买肉菜,回来后,还要为部队做早餐,此外,他还要协助油机员保障部队发电,还要养猪、种菜,每天工作强度非常大。平时部队工作用车较多,牛作涛也是随叫随到。
斯人已走 空杯留香
广州白云区解放庄四巷的一间普通出租屋, 就是牛作涛生前的“家”。20 日下午,羊城晚报记者随牛作涛的弟弟和战友一起来到这里。
出租屋一房一厅,仅有50 平方米。牛作涛的妻子和女儿没有与他在广州生活, 他常年独自一人住在这间出租屋内。屋内摆设凌乱,茶几上摆放着茶具,茶杯中还留有茶水,好像等着主人回来再喝上一口。
客厅里放有两台台式电脑、一台手提电脑。“这些都是牛作涛准备开公司而准备的家当”,牛作涛的战友打开了手提电脑, 牛作涛生前的照片都还存在电脑中, 照片上的牛作涛都是微笑着面对镜头, 展示其积极向上的性格。
记者还发现了一张便条, 上面写有股份计划方案, 那是牛作涛与两位战友计划开办公司的股份投资计划。
牛作涛的卧室内也摆放有书桌,上面是一些治病、养生的书籍。
卧室还有一筐核桃, 一位战友说:
“这是几天前他刚从云南带回来的特产,还捎了些核桃给我。” (王普)
羊城晚报:勇士纵身一跳,塑起人性光辉坐标
19日晚8时,31岁的山东汉子牛作涛在广州市区珠江边,目睹一名陌生女子落水后,毅然下水救人。据目击者说,起初,他试图紧紧地抓住湿滑的石壁,但也许是落水女子在水下死命地拽着他,他的身影在水面上浮沉了几个来回之后,渐渐消失了。(20日《羊城晚报》)
为救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子,牛作涛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据称,他的遗体被找到时,仍保持着拉人的姿势。勇士已去,人们无法得知他衣服都没脱就纵身一跳的瞬间是否有过想象中的灵光一闪,还是仅仅出于本能的善的反应。即便如朋友叙述他原本就有热心肠、讲义气等等特质,但走在街上,你也不可能将他与“英雄”的形象联系起来。他是我们中的普通一员,但他慷慨的一跳应是对自己人生的最好诠释:当他人,当社会需要施援时,绝不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
虽然仅以“下水救人”关键词搜索,就可以搜罗到数不胜数的新旧事例,且遍布大江南北,但牛作涛的勇举呈现的时刻还是有点不寻常。“小悦悦事件”仍在发烧期,“冷血的中国人”等标签深深刺伤国人,人们的心仍在隐隐作痛,一场关于社会公德的反思也刚拉开帷幕,牛作涛的壮举绝不是特为此时此刻而呈现,但必然因其强烈的反差而更具震撼力。
正如我们对小悦悦生命的痛惜一样,对每一个生命应有的敬畏,使我们谁也不愿藉以一个宝贵生命的代价为“小悦悦事件”应有的深刻反省提供反证依据。而且,牛作涛一人的壮举也并不独担冲刷小悦悦惨剧中18个“冷血路人”留下的“耻辱”之重,但勇士之举却可作为中国人是否都“冷血”、人际关系是否被冷漠替代的一个佐证。
回归现实,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淘洗中,人们对利益的算计、道德的失范与价值观的混乱,合力考验着社会公众的心理承受力及危急时刻的行为抉择。正气需要加以弘扬,人的失范的意识与行径亟待加以修正,回归正轨。在舆论谴责、公众围观“18路人”的冷酷无情之余,无需任何刻意诱导,也必然伴随有人站出来用行动宣示国人的良知并没有泯灭,阻击可能诱发的“礼崩乐坏”之危。
正当“小悦悦事件”发酵中,不仅仅是牛作涛独自一人呈现的勇士之气令人感慨万分,来自各方的向善之举也再次展现出人间的真情与善的温馨。小悦悦悲剧发生第六天,佛山再现车碾儿童危象,此次司机马上施救,十几名路人鼎力相助找到孩子妈妈。再前一日,32岁湖南大姐秦国英在广州花都遭遇车祸,广州姑娘刘姝彤等人守候现场直至救护车到来,并通过微博上网求助帮其寻亲。这些善举,虽然不同于牛作涛的壮烈,却一样流淌着人间有爱、崇尚和谐共处的暖流。
社会向善的力量需要你我他共同托举,救助他人也是救助自己。无论是见义勇为者的舍身忘我,还是来自各方哪怕举手之劳的守望相助,我们都可以理解为最真实、最珍贵的“性本善”的秉持,而这正是冲淡人际冷漠的涓涓细流,是输出向善的有生力量。只要我们没有放弃,始终坚信最基本的为善信条,生活就一定会更美好。正因如此,我们对每一个勇举与善举带来的人间暖意,理当倍加珍惜。#p#副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