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本次公布的2011年全国重点大学排行榜综合排名(30所)中,山东大学入围并位列第12位;而在2011年全国一般大学排行榜综合排名(100所)中,我省也有8所高校入围,分别为: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其中山东农业大学名列第3位;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立项建设院校名单(100所)中,我省有6所院校入围,分别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威海职业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淄博职业学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此前,2011年1月,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山东大学列第16名。2011年2月,由武书连主持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推出了《2011中国大学综合实力100强排行榜》,其中,山东大学位列第13名。
2011年全国重点大学排行榜综合排名(30所)
排序 学校名称 综合得分 学校类型
1 北京大学 100 应用基础型
2 清华大学 96.68372978 应用基础型
3 浙江大学 61.70170016 应用基础型
4 武汉大学 54.23539932 应用基础型
5 南京大学 50.84170948 应用基础型
6 复旦大学 48.26761748 应用基础型
7 上海交通大学 46.79138179 应用基础型
8 华中科技大学 42.66831981 应用基础型
9 吉林大学 40.95574668 应用基础型
10 四川大学 38.659356 应用基础型
11 中南大学 37.97212963 应用基础型
12 山东大学 37.68642413 应用基础型
13 天津大学 36.03881441 应用基础型
14 西安交通大学 35.84716325 应用基础型
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35.77407105 应用基础型
16 东南大学 34.37765866 应用基础型
17 中山大学 34.22269393 应用基础型
18 北京师范大学 33.32584857 应用基础型
19 南开大学 32.66680164 应用基础型
20 同济大学 30.24138019 应用基础型
21 中国人民大学 30.03117788 应用基础型
22 厦门大学 27.04503972 应用基础型
23 大连理工大学 25.23101093 应用基础型
24 西北工业大学 23.51880088 应用基础型
25 西南交通大学 22.4037351 应用基础型
26 华中农业大学 22.15122647 应用基础型
27 中国农业大学 21.58870813 应用基础型
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1.40550722 应用基础型
29 华南理工大学 21.39056769 应用基础型
3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1.34990605 应用基础型
大学排行榜缘何频惹争议
15日,“鲁版”中国大学排行榜一经发布,立刻引起热议,有人叫好,亦有人喊“雷”。
诞生即面对争议,成为各种面孔的中国大学排行榜面临的共同宿命。
“鲁版”排行榜高校不作评价
“人大和中科大一文一理各具特色,按照突出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的原则,都应该进前十啊!”15日,人大毕业生nick在看到“鲁版”中国大学排行榜时,感到有点不可理解。
在新浪微博上,针对“鲁版”大学排行榜,网友们的评论五花八门。诸如“Leonp李希阳”的严肃派说:“北邮在这种综合排名上向来都是很悲剧。”网友“Jacky_001”则调侃说:“各种版本各种乱啊。”更有人直批“雷人”。
“我欢迎任何机构或个人发布大学排行榜,越多越好。”1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武书连说,他对“鲁版”大学排行榜的发布表示欢迎,但拒绝作出评价。
作为排行榜涉及的对象,省内高校对排行榜的出炉则反应平淡。山东大学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对大学排行榜从来不做评价。”而登上“全国一般大学排行榜”的几所山东高校均没有在其校园网站上对排行榜做相关引用。
排行榜频出结果有时相差较大
目前,发布大学排行榜的有数十个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其中,有稳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连续发表大学排名的评价机构包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武书连榜)、网大(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校友会网、武汉大学的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等。
这几年,每年都会有几个大学排行榜出炉,有时不同的排行榜还会出现较大的差别。
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志业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评估主体对评估指标及其权重的分析不同,才造成评估结果有差距。另外,在社会评估机制还没有完善的情况下,部分评估有往市场方面发展的导向,出现了一些暗箱操作,影响了评估的公信力。
质疑声不断挡不住榜单层出不穷
针对大学排行榜比较多的一个质疑,来源于其评价指标的确定是否合理。
“现在的评估更侧重可以量化的指标,如办学经费、招生人数、固定资产、教师数量等。”刘志业认为,办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些东西不能做量化评价。
在刘志业看来,不管有多少个排行榜,如果一个学校办学质量高,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在众多有影响的排行榜中总是八九不离十排在那个位置;其次,在一个时间段里,排名位置大差不差。“如果一所高校在不同排行榜或一段时间里,排名波动很大,就说明有问题。”
为何质疑不断,仍有不同的大学排行榜层出不穷?
“过去,反对大学排行榜最起劲的是大学,觉得把自己排低了,影响声誉。现在,发布大学排行榜最起劲的也是大学。大学都在为名誉而战。”武书连说。
考生可参考最好多看几个
耐人寻味的是,各种排行榜的发布时间往往与高考或考生填报志愿的时间“巧遇”。
考生和家长该如何看待大学排行榜?
刘志业认为,大学排行榜应该是一个高度公开的评估报告,发布机构不要低估社会各界的辨别能力。排行榜选择的评估指标及其权重比例要科学,“不是几个人搭个草台班子就可以搞的。”随着其发展日益完善和受到重视,一批不规范的排行榜要被市场淘汰。
“家长和考生看待大学排行榜,要看在国内有影响、搞得时间长的机构发布的排行榜,多参考几个。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看学校整体实力外,还要看专业情况,排行榜毕竟只体现了可以量化评估的方面。”刘志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