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济宁市文化部门推出的2009济宁文化月记清单新鲜出炉。与生动繁杂的本年文化建设实践相比,这份清单显得相对单薄些,难免“挂一漏万”,但通过它,我们仍然能够管窥一年来济宁文化建设的整体脉络,并深刻感受这一年济宁创建“文化名市”的力度、广度和深度。
1月
济宁市第11届农民文化艺术节拉开帷幕
2009年1月9日,济宁市暨汶上县第十一届农民文化艺术节暨2009年度文化、科技、卫生 “三下乡”活动在汶上县杨店乡举办。
济宁市在山东省率先举办 “农民文化艺术节”,自1991年举办首届起,每逢新年春节期间,交替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或职工文化艺术节,每届艺术节都有近20万人参加演出,观众多达300余万人次,丰富了城乡人民的节日文化生活。目前农民文化艺术节已经成功举办了11届, “农民文化艺术节”与“职工文化节”、 “孔子文化节”、 “盛世激情广场大家唱”已被评为 “山东省知名社会文化活动品牌”。2009年,还举办了春节杂技专场演出周、各类民间艺术展演、优秀民间艺术表演队伍评选表彰、企业职工广场文艺演出、中青年戏曲汇演、新年戏曲展演,精心组织编排了全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无锡、徐州、济宁画院作品联展”、2009夏秋文化广场活动启动仪式、迎全运火炬传递文艺演出等系列文化活动,营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喜迎全运会召开的喜庆氛围。
2月
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召开
2月26日,在嘉祥召开了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与会人员现场参观了嘉祥石雕文化产业园和京鲁益久鲁锦实业公司,曲阜市和嘉祥县分别介绍了各自文化产业发展经验,这次会议达到了对全市文化产业进行调度和促进的目的。
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逆势上扬的特点,受到了金融危机下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寄托了人们的厚重期待。2009年,济宁市抓住发展文化产业的绝佳时机,确立了“一大园区、两大文化产业带、四大文化产业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和重点抓好的“十大文化产业”,在税收、工商、土地、社会保障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召开了加快推进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现场办公会,建立了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发展情况调度机制,评选公布了15家第二批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主办了首届中国(济宁)大运河美食文化节,启动了古运河产业带建设工作;加大调研考察力度到西安、成都、深圳等文化产业发达地区进行了参观学习,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积累了可取经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使得我市文化产业破茧腾飞指日可待!
3月
我市评选出首批市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规范化基层服务站点
3月11日,我市首批市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规范化基层服务站点名单公布,任城区李营镇、兖州市大安镇辛北庄村、曲阜市鲁城街道南池社区等30个站点榜上有名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国家 “十一五”公共文化建设七大重点工程之一,是抵制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渗透,占领基层文化阵地的有力措施。2005年,济宁市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始启动。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建起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济宁市支中心,全市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县、乡、村四级共享工程网络,村站点覆盖全市每个乡村。邹城、曲阜、兖州被评为全省文化共享工程示范县。2009年,全市重点抓了服务网络的功能提升和基层站点规范化建设。除公布30个首批“济宁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规范化基层服务站点”外,还承办了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建设研讨班,并为全市基层点举办培训班1期;信息资源开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接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山东省分中心资源50G,自建资源100G,向省中心报送共享工程服务成果20余篇。最近,邹城市钢山街道后八村、汶上县康驿镇等7个基层服务站点又被评为 “省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规范化基层服务站点”。
4月
第19届全国书博会花落我市
2009年4月26至28日,第1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山东举行,在曲阜孔子文化会展中心设置了分会场。
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被誉为新闻出版行业的“奥林匹克”,经过12年的积极申办,今年4月终于花落山东。本次书博会主会场设在济南,青岛、曲阜分别设分会场。曲阜承担会展的孔子文化会展中心占地285亩,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是一座设计新颖、造型美观、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广场建设配套、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标志性建筑。2008年9月山东省第二届文化产业博览会就在此设立分会场,并获得圆满成功。书博会曲阜会场围绕“感悟儒家文化,营造书香济宁”这个主题,精心策划了光华科技基金会2000万元农家书屋图书捐建活动,龙永图、易中天专题讲座,“中国工农红军曲阜红军小学”捐赠仪式暨阳光明星足球友谊赛,“4.26知识产权宣传活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书博会曲阜会场共设展位2000多个,有890余家展商到会参展,参观读者达到40多万人次,成交额达5400多万元,社会综合效益高达1.6亿元,创历届书博会分会场新高。这同时也标志着我市会展经济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5月
全市农家书屋建设现场会召开
农家书屋建设是一项离农民最近、不增加农民负担、受农民群众欢迎、便于在农村长期发挥作用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这次全市农家书屋建设现场会重新定位了2009至2010年的任务目标,确定到2010年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2009年我们坚持“建、管、用”并举,全面推进农家书屋建设进程:加大了资金投入,市、县、乡三级共投入建设资金3000余万元,全市已累计建成各类农家书屋3000余家,配备各类出版物500多万册(盘),彩电、DVD等设备近1000台(套);分两期对全市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了培训,增强了管理员管好、用好书屋的技能和建设书屋的责任感;依托书屋开展了 “周末全村读书日”、“农民读书征文”、“为人找书”、“为书找人”和“留守儿童暑期走进书屋”等读书活动。“不打麻将不打牌,农家书屋富脑袋”已成为我市农民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儿。在全省“乡村阅读”工程十佳争创活动中,我市一举荣获省 “农家书屋建设十佳先进单位”、“十佳农家书屋”、“十佳农家书屋管理员”、“十佳农民藏书人”四项荣誉,成为本次活动获奖最多的地市。
6月
“乔羽故乡行”活动家喻户晓
世界各地依托文化名人大做文章的情形已屡见不鲜。当代词坛的泰斗级人物乔羽先生家在济宁的事实,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一份文化名片,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印记。近年来我市打造乔羽文化品牌的呼声愈来愈强烈。2009年5月27日至6月10日,我市精心组织了“乔羽故乡行”活动。活动期间,乔羽担当现场嘉宾,参加了央视中国文化遗产日《2009中国记忆——走进大运河》现场直播节目拍摄,节目扩大了济宁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济宁市党政主要领导会见了乔羽,乔羽还参观了一些家乡名胜,接受了部分家乡媒体的采访;我市的文艺界政府最高奖也正式设立为“乔羽艺术奖”。这次活动在我市掀起了乔羽热,为打造乔羽文化品牌创设了良好氛围。下步,我市将加紧规划建设乔羽艺术馆和乔羽词刻石林,依托乔羽音乐厅、乔羽艺术馆等场所组织开展一些高层次的文化活动。
7月
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全面复查
自1991年以来,济宁市一直坚持实施社会文化先进县(乡镇)创建工程,通过创建活动,健全、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文化网络。截至目前,全市已有邹城、曲阜、兖州3个全国文化先进县(文化部命名),市中区、梁山县、任城区3个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 (省政府命名),79个全市社会文化先进乡镇,其中有8个全省社会文化先进乡镇,5个全省“文化先进社区”。全市拥有市、县级公共图书馆11个,群众艺术馆 (文化馆)13个,其中国家一级图书馆3个,国家一级文化馆4个。
2009年,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完成了音乐厅装修工程,进行了声远舞台升级改造,完成了市群众艺术馆展览大楼装修改造;下一步,将积极规划建设市文化艺术中心、济宁杂技城、乔羽艺术馆、市图书馆新馆等一批档次高、功能齐全的标志性文化设施,继续提升全市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和文化品位。创建活动中,邹城市实施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标准化建设工程,兖州市启动了“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建设工程,曲阜市也健全了三级文化网络。十月份从国家文化部传来喜讯,邹城、曲阜、兖州3个全国文化先进县复查全部一次性过关。
8月
我市网吧零点断网工作经验全省推广
2009年年初,针对网吧超时经营现象屡禁不止、根治较难的特点,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我市在全省率先对全市网吧实行零点断网措施:由济宁市新联通、电信等网络接入公司运用技术手段在凌晨掐断网吧的网络信号,杜绝其超时经营行为。网络接入企业给予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大力配合,超时经营问题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较好解决,零点断网率达到了97%以上。这一网吧监管的新举措得到了省文化厅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分管副厅长谢治秀做出重要批示:“济宁市的做法值得推广,这是解决网吧负面影响的有效办法,编发简报向全省推广。”这是我市网吧监管的创新举措在省里获得的又一次荣誉,为更好地做好网吧监管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09年,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网络监管平台,统一配备了取证设备,扎实开展了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进一步健全了农村演出市场市县乡三级防控网络,扎实开展了“扫黄打非”工作,我市文化市场健康有序,繁荣发展。
9月
《济宁文物古迹》出版
《济宁文物古迹》内容涵盖了济宁市282处市级以上不可移动文物的基本风貌和保护利用现状,以纪实的笔法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充分展示了济宁得天独厚的不可移动文物古迹资源,成为 “宣传济宁、推介济宁”的靓丽名片。
2009年,我们坚持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不断推进文物事业繁荣发展:在确保普查质量的前提下在全省率先提前半年完成了田野调查任务;成立了大运河保护申遗工作领导机构,完成了大运河济宁段的全面勘察调查;切实做好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项目建设,对全市的业务骨干进行了集中培训;将曲阜鲁故城遗址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委托中国文化遗产院编制了鲁故城整体保护规划;对曲阜颜庙复圣殿、孔庙大成殿、汶上文庙明伦堂、崇觉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济州城墙、太白楼等众多文保单位进行了保护修缮;举办了 “凝聚历史传承记忆——济宁文物事业60年展览”、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展”和 “大运河 (济宁段)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大型专题展览。
《运河老店》荣获第11届中国戏剧节大奖
10月
由我市倾力打造、市山东梆子剧院演出的大型新编历史故事剧山东梆子《运河老店》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中国戏剧节由中国文联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国家级艺术盛会。此次参演的30台优秀剧目是从全国范围内层层遴选上报的160多台剧目中精选出来的,竞争异常激烈。山东梆子《运河老店》成功入选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实现了我市专业戏剧院团携整台剧目参加全国赛事的零的突破,标志着我市专业文艺创作水平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山东梆子《运河老店》今年大幅改版后整体水平更为提高,在9月第九届齐鲁文化艺术节上一举夺得“新创作剧目一等奖”等6大奖项。最后不负众望,在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上获优秀剧目奖,演员杜玉珍获优秀表演奖。
此外,2009年我市杂技 《攀·双爬杆》获俄罗斯国际杂技马戏大赛铜奖,《高椅》获全省第二届泰山文艺奖二等奖;现代舞《床前明月光》获“舞之韵”全国艺术新星舞蹈大赛青年专业组金奖,实现了我市专业舞蹈比赛获全国金奖零的突破;我市作者创作的大型戏曲剧本《聂小倩》、《和亲轶事》双获第六届中国戏剧文学奖剧本奖;在全省山东梆子中青年演员演唱大赛总决赛中我市获1个特别奖、4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2010年,山东梆子《运河老店》力争冲击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奖”。
11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成功举办
11月8日至14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类、民间文学类项目保护工作培训班在济宁曲阜成功举办。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DNA,为保护传承这些民族的血脉,2009年,我们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验收,共收集各类普查项目6485项、线索12665条,征集珍贵实物2545件;积极申报全省第二批保护名录,有17项入选,公布了市级65项第二批保护名录和第二批代表性传承人;编辑出版了专题图书 《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粹》,制作了电视专题片 《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巡礼》;举办了 “曲乡艺海魅力无限”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和 “文化遗产日”期间的各类宣传活动。鉴于邹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流,目前我市正申请设立国家级邹鲁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方案 (草案)已制定完毕。
12月
2009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督导检查全面铺开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是国家“十一五”公共文化建设七大重点工程之一,是国家重要的德政工程、惠民工程,对于保障基层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2009年全省80%的乡镇建有综合文化站,2010年100%的乡镇必须建有符合国家标准的乡镇综合文化站。2009年,我们印发了《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通报》和《济宁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验收意见》,召开了乡镇综合文化站专题工作会议,制订了2009年、2010年文化站建设规划,对建设进度、建设标准、奖惩措施和运行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各县市区纷纷加大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力度,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其中邹城市、兖州市、任城区、市中区、曲阜市、嘉祥县提前一年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建设完成的任务目标。按照计划,到年底全市将有114个文化站达到上级标准要求,占全市乡镇总数的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