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太阳文化历史最悠久。日照市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面刻有“日云山”文字———最上边是太阳,中间是云朵,下边的五个尖是山峰,恰如早上“太阳初升”时的情景。这些陶文比甲骨文还要早1000多年,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中国最早记录太阳崇拜的图形符号,标明了日照对太阳的崇拜渊源,以上说明日照的原古太阳文化确实存在!
“日照”这个地名就是一非常重要的文化旅游推介名片,我们考证日照这个称谓应该已存在2000多年,在清初史学家顾祖禹编撰的《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述:“州东南百五十里。南至江南赣榆县百六十里,北至诸城县百七十里。汉为海曲县地,置盐官于此,名曰日照。魏、晋以后,俱为莒县地。金始置日照县,属莒州。今编户八十三里。”而在图书馆馆藏文献清丁恺曾《西海徵》里记载涛雒也有盐官,曰涛雒!这说明在汉代已有日照的称谓!海曲城,汉置西海县,属琅邪郡,或以为海曲也。王莽末,琅邪吕母起兵攻海曲,有众数万,为赤眉之始。后汉仍属琅邪郡。晋废,后为日照镇。海县东二十里,接胶州及江南海州界。有涛雒盐场。这比原来学者们研究的日照之名源自《隋书·地理志》,更提前了800余年!比宋哲宗赵煦元二年(1087年)的日照地名更是提前了1200多年,这样算来,日照的这个称谓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这从可考的史学资料上增加了日照太阳文化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