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7月19日上午,在沈阳市孔学会的积极推动和精心安排下,伴着雄壮的国歌和庄重的拜孔礼,中国孔子基金会辽宁地区首批孔子学堂授牌典礼在沈阳市第十一中隆重举行。
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李素文,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秘书长王大千,沈阳市孔学会会长刘继业,沈阳市社科联副主席唐丽娟,中共沈阳市皇姑区区委书记李鹏宇,中国孔子基金会普及传播部主任邹丽妍等领导及各受牌单位代表、沈阳市第十一中师生近二百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盛京小学、皇姑区明廉街道等40家单位正式挂牌孔子学堂。
活动现场
沈阳市孔学会刘继业会长致辞
刘继业会长曾担任沈阳市政协主席,是一位德高望重、功勋显著的领导干部。退休后,他又将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上。在推动沈阳市孔学会工作开展中,他壮心不已,不遗余力,兢兢业业,功泽一方。在致辞中他说:“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孔子是中国人人生中的重要导师,孔子学堂是今天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符号。辽宁省新挂牌孔子学堂将依托这个品牌和平台,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文化,努力寻找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刘会长表示,下一步沈阳市孔学会将组织相关培训与交流活动,孔学会有意愿、有决心创出成绩,努力走在全国孔子学堂建设的最前列。
王大千理事长讲话
随后,王大千理事长以“结伴同行,弘毅道远”为题发表了讲话。王理事长充分肯定了沈阳市孔学会和刘继业会长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孔子学堂所做出的艰辛努力和积极探索。“孔子学堂是中国孔子基金会打造的一个共创共享的文化交流平台、道德高地和信仰空间。在学堂里,人人都是先生,人人也都是学生。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则可能走得更远。希望中国孔子基金会与沈阳市孔学会、在座各位同仁同道能够始终结伴同行,携手走在复兴中华文化的康庄大道上。”他坚信,有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有文化社团组织的正确引领,将来在中国大地上一定能够形成“成风化人、引领风尚”的良好文化氛围。
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劳动模范李素文女士讲话
李素文女士在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曾做出过突出贡献,是全国劳动者学习的典型和楷模。欣闻孔子学堂正式落户辽宁省,她饶有兴致地参加了授牌仪式,并上台发表讲话。李女士表示,对孔子学堂堂训中的“做好人”体会最深。她认为,“做好人”其实就是一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体说来,就是“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李女士的精彩讲话,赢得现场嘉宾的阵阵掌声。
孔子学堂堂主代表何长文、张丽娟、苏虹、关文玉先后上台发言,分别介绍了本单位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做法和经验。
盛京小学张丽娟校长发言
盛京小学创始于清代的康乾盛世时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办学历史,是沈阳最古老的一所学校。该校校长张丽娟在发言中说,盛京小学是沈城文脉传承、文教绵延的鲜活例证。张校长介绍说,多年来盛京小学始终把儒家思想作为学校文化建设和德育教育的主旋律,确立了“传统文化立品,现代文化树人”的办学理念,使儒家思想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传承中创新,在传承中前行。
此次授牌仪式的最大创新处,是增添了学堂建设经验分享环节。来自山东济南舜耕街道办事处舜华社区的张潇主任和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的李成泉校长,分别以堂主身份介绍了本处孔子学堂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舜华社区张潇主任分享学堂建设经验
济南舜耕街道办事处孔子学堂坐落在舜华社区,为全国首家孔子学堂,开办于2014年7月,至此次活动召开已运行两年整。张主任说:“孔子学堂发展建设两年以来,中国孔子基金会领导给予了很多指导性建议。我们规划了学堂发展思路:一是要贴近百姓需求,贴近百姓生活,让学堂接地气;二是要丰富学堂内容,突出学堂活动,深入百姓心中,让学堂深下去;三是要盘活社区资源,形成常态机制,让学堂活起来。”
济宁学院二附小李成泉校长分享学堂建设经验
济宁学院二附小李校长在发言中说:“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中国心、民族魂、文化根、创新地。孔子教育思想能够解决我们今天的教育问题。在今天,中国教育界言必称杜威、苏霍姆斯基、赫尔巴特,崇洋思想太严重了。”李校长认为,孔子学堂建设应实现“四个走向”:走向育人、走向生活、走向现代、走向周围资源。“孔子学堂是个大平台,大家聚在一起才有力量。如果一个学堂有一个案例,那么一百个学堂就会有一百个案例。这些案例都是鲜活的、接地气的。”
王大千理事长向沈阳市孔学会刘继业会长赠送至圣孔子像
王大千理事长向沈阳市孔学会赠送书法作品
在活动现场,王大千理事长向沈阳市孔学会赠送了由山东儒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公益提供的至圣孔子雕像;沈阳市书法家和爱好者向孔子基金会赠送了书法作品。
邹丽妍主任代表中国孔子基金会接受书法作品
现场展示由深圳博文天才公司公益赞助的国学听读机及孔子学堂标配
儿童表演国学经典诵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