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随着海外华侨华人在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春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解,逐渐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春节的“乡音符号”
春节,是中国和整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是无数中国人情感的聚合,也寄托了无数海外华侨华人对故土的眷恋。随着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加深,中国文化走出了国门,并逐渐获得认同与参与。随着中美两国交流的加强,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庆祝农历新年。近日,位于芝加哥市中心密歇根大道上的一家中餐馆就吸引众多主流人士,用品尝中国美食的方式,庆祝农历新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除了往年传统的一些仪式外,今年还增加了不少新鲜元素。舞狮、木偶、皮影戏、书法、剪纸……这些在中国人看来再熟悉不过的“过年必备”元素14日集体亮相华盛顿美国艺术博物馆,与当地民众来了一次亲密接触,众多美国小朋友逗狮子、做灯笼,扎堆体验了一把“中国红”。
在海外生活的华人不论飞得多远多高,乡愁始终围绕这其中。一直以来,对于身在异国他乡的海外华侨华人来讲,过年回家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媒体统计,在纽约,亚裔人数超过百万,占纽约市总人口近14%的比例,其中华裔为多数。在广大华裔民众多年的努力下,2014年纽约州州长葛谟签署法案,将农历春节定为法定学校假日,春节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法定的华人节假日。
春节的“国际范儿”
农历春节期间,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庆祝纪念活动总能在当地引起巨大关注,不仅让华侨在他乡也能有家的感觉,也吸引着众多身处异国文化氛围中的当地民众热情参与,感受中国年味和过年习俗。
走出国门的春节也越发具有“国际范儿”。据统计,目前已有包括印尼、新加坡、韩国、越南、马来西亚在内的十余个国家将中国农历春节定为本国的法定假日。前不久,纽约州长库莫签署了此前参议会正式通过的将农历春节定为学校法定假日提案,从此法案正式生效。除了热情高涨的世界各地民众,各国政要也是积极参与。每逢春节来临,各国领导人通过各种方式向中国人民和当地华侨华人祝贺新春。现如今春节已不再仅是华人的节日。传承着历史文化传统的春节,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和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品牌。
观察:老外眼中的春节
西方人对春节的参与,通常以日常文化交流为基础,一些西方人甚至已经成为社区庆祝春节的引领者。年过60的澳大利亚人毛智圣,为了庆祝中国春节,特地自掏腰包,在墨尔本、悉尼举办一整天的东方文化体验活动,用气功、瑜伽、打坐、唱诵等活动让人们切身体会到东方文化带来的平静、喜悦。
毛智圣原是澳大利亚卫生部全国副总监,现在专门从事应用东方文化解决西方人心理、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常被邀请到日本、美国、欧洲授课。他说:“我在人生最低谷时,有幸遇到了东方文化,获得智慧、平静和喜悦,现在我努力把这么珍贵的文化带给更多西方人。农历新年就是很好的时机,让更多西方人了解古老的东方文明。”
一名住在法国巴黎13区的女士说:“我是一名佛教徒,对东方文化非常亲近。我从上世纪70年代就一直住在华人区,经常跟亚洲人在一起,也跟亚洲人一起庆祝农历新年。对我来说,每个农历新年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老外也喜欢中国春节
春节,是中国和整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是无数中国人情感的聚合,也寄托了无数海外华侨华人对故土的眷恋。它在历史长河里沉淀凝聚,演变成这个民族和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名片,带着民族烙印走向了世界。
随着新年脚步的临近,中国农历乙未羊年的到来已进入了倒计时。此时的世界,披上红装,中国味香熏世界。
中国“春意”闪耀
据《澳洲人报》报道,为迎接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墨尔本交响乐团将在2月28日举行专场音乐会。音乐会上,音乐家们将把中国传统民乐和西方管弦乐器进行组合演奏,为当地民众和华侨华人带来视听上的饕餮盛宴。
在日本,传统庆祝活动“春节祭”在新潟开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表演、中国传统工艺、美食纷纷亮相,吸引了大批当地市民冒着飞雪和严寒前来,与华侨华人共同感受春节到来的氛围。春节祭,是在日华人每年庆祝春节的一种特殊方式,被称作春节三部曲,对当地华侨华人意义重大。
除此之外,彩装游行、花灯会、庙会、舞龙舞狮、文艺演出等庆祝活动也将登陆世界各地。各地民众以及当地华侨华人以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式共同庆祝和迎接农历新年。
文化传播重要品牌
随着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加深,中国文化走出了国门。通过与国人或海外华侨华人的交流交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解,逐渐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春节走出唐人街,引发世界对“春节文化”的热情。
农历春节期间,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庆祝纪念活动总能在当地引起巨大关注,不仅让华侨在他乡也能有家的感觉,也吸引着众多身处异国文化氛围中的当地民众热情参与,感受中国年味和过年习俗。
走出国门的春节也愈加具有“国际范儿”。据统计,目前已有包括印尼、新加坡、韩国、越南、马来西亚在内的十余个国家将中国农历春节定为本国的法定假日。前不久,纽约州长库莫签署了此前参议会正式通过的将农历春节定为学校法定假日提案,从此法案正式生效。
除了热情高涨的世界各地民众,各国政要也是积极参与。每逢春节来临,各国领导人通过各种方式向中国人民和当地华侨华人祝贺新春。
现如今,春节已不再仅是华人的节日。传承着历史文化传统的春节,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和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品牌。
华侨华人 文化输出主力军
正如同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文化的传播也同样需要桥梁。
文化蕴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无声的浸润是文化传播的最好方式。遍布世界的华侨华人,是中国春节文化传播的直接纽带。根据2014年最新统计,我国海外华侨有6000余万,分布在198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发挥华侨华人的作用,让华侨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桥”,是春节文化乃至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华侨华人自身的民族归属感使得文化传播更具凝聚力。另一方面,华侨华人是异国人民所接触的最直接的中国文化传播者。零距离感知中国文化,要比任何一种文字载体更具说服力。
同时,各种华侨华人组织和机构在节日期间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进一步实现了春节在海外的推广。
现在,中国春节既可以有“民族味”,传承文化,也可以有“国际范儿”,闪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