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16日与山东省政府在济南签署了《合作加强山东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框架协议》,17日又亲自揭晓了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他对山东文物工作赞赏有加,对“镇馆之宝”评选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山东是全国名副其实的文物大省,以‘齐鲁之邦’闻名于世,历史文化灿烂,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所以山东博物馆才有如此丰富的馆藏文物。此次评选出的‘镇馆之宝’也显示出了文物的丰富性。无论从年代、造型还是材质来看,这十件‘镇馆之宝’都堪称是一个丰富的集合。这显示出两个层面的特点:山东群众的文化修养高,山东博物馆的藏品吸引人。”
山东博物馆新馆开馆4个月,就接待了65万观众,参加“镇馆之宝”评选的,就有15万余张选票。单霁翔表示,这在省级博物馆中是不多见的。他谈到,博物馆作为非营利性的国家公共设施,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由单纯的收藏、研究功能拓展到展示、展览功能,逐渐走向大众。他说:“‘镇馆之宝’评选活动代表了一种发展的方向———博物馆不能把自己封闭在馆舍之内,等着观众上门,而是应该走出馆舍,走进大千世界,使人们更多地感觉到他们生活的环境中有一种博物馆文化的气息,此次评选为博物馆走近大众做了有益的尝试。”
单霁翔对参与评选群众的鉴赏水平赞赏有加:“市民参与评宝,这种形式非常好。我觉得山东不愧是文化大省,群众的文化修养和鉴赏力很强,他们选出的藏品很有典型性,件件堪称‘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