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镇馆之宝”揭晓,山东博物馆馆长鲁文生由衷地高兴,不仅因为馆藏的十余万文物终于有了“代言人”,还因为这次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为博物馆走近大众做了有益的尝试。
鲁文生谈到,山东博物馆作为全省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139277件(套),三级以上珍贵文物74309件,其中一级文物3401件。馆藏珍贵文物总量占全省馆藏珍贵文物总量的近一半。藏品大多为山东地区出土与传世的珍品,具有浓郁的山东地方特色。但是长期以来一直缺少文物“代言人”。
“以前不管是游客也好,专家同行也好,走进我们的博物馆,面对这么多展品,他们都会有一个问题,你们的‘镇馆之宝’是什么?我们很难回答。究竟哪些文物可以代表山东博物馆,成为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专家意见也不统一。”“现在通过市民投票评选,我们的文物终于有了‘代言人’了。”山东博物馆馆长鲁文生说。
对选出的“十大镇馆之宝”,鲁馆长认为它们很有代表性,“从年代看,最早的是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器,最晚的是清代郑板桥的画,年代跨度大;从种类来看,有陶器、书画、玉器、青铜器、竹简、甲骨文等,涵盖面很广。可以说,此次评选,选出了文物的代表。”
这次评选活动,为博物馆走近大众做了有益的尝试。鲁文生馆长表示,“我们的活动可以说刚刚开始,系列展示活动将陆续展开。未来我们要开发出‘镇馆之宝’的衍生品,让观众能把‘镇馆之宝’带回家。”鲁文生说,“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山东博物馆,了解山东历史、感受齐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