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济宁市老龄工作通过完善和发挥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合力推进机制,全力打造“儒孝之源”老龄工作品牌,掀起“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热潮,形成了勇于创新、争取率先的新风气,打造出了一大批老龄工作亮点工程。
◆政府主导,老年人优待工作扎实推进
2009年3月份,我市出台了 《济宁市优待老年人规定》,使我市的老年人优待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特别是按年龄段发放养老生活补贴、由政府解决70岁以上老年人新农合参合费用等优惠政策,在全省实现了五个率先,得到了省政府和省老龄委的肯定,经验在全省推广。《规定》出台后,各级积极出台政策认真落实,同时扩大优待覆盖面,提高优待标准,促进了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全市落实了老年人就医挂号费减免和60岁以上计划生育户奖励政策,各旅游景点对全市老年人免费开放,7个县市区34个镇街740多个村居落实了老年人分年龄段发放补贴的规定,9个县市区落实了老年人乘车待遇、为去世的9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除了火化费,新农合自费费用减免、老年人免费查体等政策得到较好落实。深入社区、村居开展了老年法律法规宣传,使 《规定》深入人心。12个县市区的老年法庭对各类涉老案件优先处理,各法律服务站、法律事务所为老年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210多名老年人得到法律援助。
◆政策推动,养老保障水平有新提高
市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老政策文件,目前,全市养老机构192家,总床位数达到2万余张,其中,民办养老公寓31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网络更加完善。市政府连续二年将乡镇敬老院温暖工程列入为民所办实事,为50处乡镇敬老院新配或维修了供暖设施,使全市乡镇敬老院全部实现集中供暖。全市投入资金3522.45万元,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5261人,集中供养率达到77.7%;6万名生活困难老人被纳入城乡低保。启动了 “银龄安康工程”,为老年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全市28万老年人投保,理赔318人,理赔金额达65.1万元,众多老年人受益。目前,全市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8.7万人,6.65万人领取养老金,23万老年人纳入了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范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833名城镇“三无老人”、低保困难老人和“空巢”高龄老人享受到了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
◆加强宣传,孝文化建设形成新亮点
围绕 “儒孝之源”老龄工作品牌建设,市老龄办两次邀请专家对孝文化建设工作进行论证。2009年3月份,举行了孝文化记者行活动,省、市媒体对我市的孝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宣传。市直多部门联合开展了 “打造儒孝之源品牌,倡树尊老惠老新风”、 “四全一孝”活动、 “志愿星期六”和孔孟之乡二十四孝评选表彰等活动,推动了孝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老人节期间,市老龄委开通了济宁老龄工作网站,举办了 “庆国庆、庆老人节红歌老人唱”广场文艺演出及迎十一运老年文体活动,向社会编发了敬老短信30余万条,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嘉祥县作为省、市孝文化建设教育和全国孝心示范村基地,承办了山东省十大敬老楷模和十大孝星颁奖晚会。加强了老年文体组织建设,成立了山东省老年艺术团济宁分团和爱心艺术团等四个分团,全市1500多个老年文体团体活跃在市区,形成了以老人节活动为主线、老年艺术团为骨干、老年活动室为基地、老年广场活动为基本形式的老年文体活动格局。邹城市中华母亲节、鱼台县孝贤文化节、曲阜市敬老宴等大型孝文化活动和孟府感恩堂等场所成为了我市 “儒孝之源”品牌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