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幸运,地震时,一对老夫妇将我从死人堆中救起。随后,我被转往玉田、山东济宁兖州救治。在治伤的这一路上,我不断遇到好心人以及好心医护人员,很多人我甚至连姓名都不知道。快30年了,我感恩的心情越来越浓烈。”李占兰说话时眼含热泪。
死人堆里被好心人救起
1976年7月16日,李占兰因意外,头部受伤,住进了当时的唐山工人医院五官科,当时她只有20岁。
住进医院第12天,地震发生了。
当时造成李占兰意外伤害的单位派来两个人陪床。“当天,一个不知道姓名的小女孩到医院看望父母,当晚没地方住,就住在我住的病房,没想到大家在一起遭遇地震,而且多亏小女孩的哥姐救了我们。”李占兰介绍说。
房倒屋塌,李占兰与两位陪床人员同小女孩一块儿被埋在废墟下。“给我陪床的人在废墟下用力敲打,寻求帮助,小女孩的哥哥姐姐救出了我们。”
因伤情严重,李占兰时而昏迷,时而清醒。天下着雨,随着抢救出来人员的增多,已分不清是活人还是死人了,就这样,无法动弹的李占兰与死者躺在了一起。
“天一直在下雨,医院附近的一对老夫妇发现我还活着,把我抬到一个停着的汽车上,当时汽车上已有很多伤员了。多亏这对老夫妇,不是他们,可能在我昏迷的过程中,也许会被当成尸体。”
随后,李占兰等伤员被送往玉田救治。到玉田后,很多伤员已被亲属带下车,轻伤的人员也下了车,李占兰无法动弹,无人看管,玉田一位上了年岁的老大爷拉住一个小伙子,把李占兰抬下车。事后李占兰才知道,这个小伙子叫屈士才,他是护送腿部受伤的哥哥屈士民的。
在山东济宁获得新生
天气炎热,李占兰右腿的伤口长满了蛆。1976年7月30日,李占兰等重伤员被转往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县人民医院(现兖州市人民医院)救治,同行的还有屈士民。
“因伤势太严重,我的思想快崩溃了,拒绝一切治疗。医院的龚余林大夫、张子华护士长、马瑞芹护士不断开导我。没有这些人,我早就没了!”李占兰忍不住哽咽着。
至今,李占兰无法忘记在兖州日日夜夜痛苦的折磨,更无法忘记那里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照。
在兖州县人民医院住了3个多月,1976年11月29日,李占兰乘上了返回唐山的火车。“临走,我向一直细心照顾我的马瑞芹护士要了一张照片。”李占兰说。
至今,李占兰还完好保存着当时的兖州县人民医院的两张诊断证明。
李占兰告诉记者,每年临近7月28日,她就特别想念恩人们。
李占兰如今仍保存着当年兖州县人民医院的两张诊断证明
护士的照片被李占兰珍藏
回到唐山后,李占兰与屈家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前段时间经过各方寻找,李占兰还通过电话,再次听到了龚余林大夫、张子华护士长和马瑞芹护士的声音。
“近期,我和丈夫将到山东去看望他们!”李占兰激动地说。
30年后重返山东济宁
经过近9小时的长途颠簸,7月16日下午,唐山的张福光、李占兰夫妇怀着感恩的心来到山东济宁兖州。17日上午,他们将到兖州市人民医院与分别了近30年的恩人们见面。
得知李占兰夫妇要来山东济宁“省亲”一事,兖州市政府及兖州市人民医院对此非常重视,提前为夫妇两人安排好了食宿的地方。
16日下午2时许,来到兖州的李占兰,下车之后看到前来迎接的山东人,激动得泪流满面,她哭着说,从车驶进山东地界后,心里就越来越不平静。在宾馆的房间里,张福光、李占兰夫妇向记者讲述了当年的情况以及这些年来对恩人们的思念之情。
1976年7月16日,20岁的李占兰因车祸头部受重伤,住进了当时的唐山工人医院。7月26日,医院给李占兰做了一次大手术。7月28日凌晨,地震发生了,李占兰与病房的一些人一起被埋在了废墟下。
灾难发生后,李占兰的两名陪床者在废墟下用力敲打,寻求帮助,人们最终发现了他们。然而,李占兰的右大腿被废墟中的一条钢筋生生地穿透了。当时没有任何先进的抢救工具,人们只能用锤子砸、凿子凿。但这样抢救速度太慢,为了抢救她的生命,抢救人员用力将她从废墟下拽了出来,李占兰的右大腿被硬生生地豁开了,血肉模糊!
记者看到,李占兰女士右大腿内侧有一道近30厘米长的“T”形疤痕,右脚踝内外侧都有疤痕。而在她的左大腿内侧,还有一块巴掌大的伤疤,李占兰说,那是在当时的兖州县人民医院植皮留下的。
因伤情严重,李占兰时而昏迷、时而清醒。天下着雨,随着抢救出来的人员的增多,已分不清是活人还是死人了,就这样,无法动弹的李占兰与一些死者躺在了一起。就在救援人员翻动尸体时,一对老夫妇发现李占兰睁了一下眼,他们立即告诉救援人员,说这位姑娘还活着。李占兰说:“多亏这对老夫妇,要不是他们,在我昏迷的过程中,也许就会被当成尸体拉走了。”
李占兰随后与许多伤员一起被送往附近的玉田县救治。到玉田后,很多伤员被亲属带下车,轻伤的人员也下了车,李占兰却无法动弹。玉田的一位老大爷拉住一个小伙子,把李占兰抬下车。事后李占兰才知道,这个小伙子叫屈士才,他是护送腿部受伤的哥哥屈士民的。李占兰说,当时屈士民的腿也骨折了,但他还拄着拐杖去抬她,这令她非常感动。
1976年7月30日,李占兰等重伤员被转往山东济宁市兖州县人民医院(现兖州市人民医院)救治,同行的还有屈士民。“因伤势太严重,我的思想快崩溃了,拒绝一切治疗,医生给我挂上吊瓶,我就自己扯下来。医院的龚余林大夫(后证实叫“龚余修”)、张子华护士长、马瑞芹护士不断地开导我。没有这些人,我早就没了!”李占兰哽咽着说。
李占兰的右腿已没有了知觉,为了保住她的性命,一开始医院要给她截肢,但经过会诊,医院专家说只要有一线希望,也要保住这条腿。医生试着让李占兰动一下右脚,没想到她的右脚趾头真的动了一下。就这样,医护人员通过努力,成功地保住了李占兰的右腿。
在兖州县人民医院住了近4个月后,李占兰乘火车返回了唐山。临走时,她向一直细心照顾她的马瑞芹护士要了一张照片。这么多年来,李占兰一直完好地保存着这张照片和当时医院的两张诊断证明。
后来,李占兰家一直和屈士民一家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前段时间,经过多方寻找,李占兰终于找到了龚余修大夫、张子华护士长和马瑞芹护士,再次从电话里听到了他们的声音。
回到唐山后,李占兰又断断续续住过七八年院。直到2001年,她的身体才基本上恢复健康。李占兰说:“因为母亲早逝,父亲也在地震中去世,哥哥在外地,两个妹妹一个10岁、一个6岁,当时我觉得非常痛苦,都活不下去了。在这个时候,医院的医护人员都来开导我,张子华护士长还说要认我做女儿。正是遇到的这么多好人,才使我重新鼓起了生的勇气。”
李占兰说,每年临近7月28日,她就特别想念恩人们。
叫一声“妈妈”泪花流
见到恩人泪流满面
经过一夜的漫长等待,7月17日上午,唐山赴山东兖州省亲的张福光、李占兰夫妇终于见到了盼了30年、想了30年的救命恩人龚雨修大夫、张子华护士长和马瑞芹护士。“干妈,我终于又见到您了,我的恩人呐……”李占兰跪倒在地,双方哭成泪人。
8时50分,张福光、李占兰夫妇的车开进了兖州市人民医院的大门。在接待室,张福光、李占兰夫妇首先见到了特意赶来的兖州市政府副市长宋新光,以及早已等候多时的兖州市人民医院现任院长亓仲儒。
9时10分,李占兰见到最先走进来的现已71岁的张子华老人,李占兰跪倒在地,“干妈,我终于又见到您了,我的恩人呐……”李占兰泣不成声,先后赶进来的龚雨修和马瑞芹与张子华老人一起将李占兰拉了起来。
李占兰紧紧握住张子华老人和马瑞芹的手,看着今年已60岁的龚雨修大夫,“龚大夫您一点儿也没变。”
“你的伤好得怎么样,30年了,我一直惦念着你的伤。”张子华老人拉着李占兰的手,先问起李占兰的伤,李占兰给老人看了2001年手术恢复后的腿伤,告诉老人伤势好转的情况。
“父母都没了,也不知道兄弟姐妹怎么样,在医院治疗的时候,我感到很孤单,张子华妈妈那么忙,还经常给我做思想工作,给我端屎端尿。”李占兰激动地说。
张子华老人一直抚摸着李占兰的手。“那时候,兰子可拗呢,拒绝吃饭,我做了很长时间的思想工作才吃饭。但只要一吃饭,她就找张妈妈,不是我喂她就不吃,小丫头粘上我了!”说完老人笑了。
随后,张子华老人从手提袋里摸出一个小红盒子。“兰子,你离开兖州的时候,妈妈穷,没送你什么,你结婚的时候,妈妈也不在你身边,今天送你件礼物,算是晚送的嫁妆吧!”
本来,马瑞芹是到青岛旅游去了,得知李占兰要来兖州,本来18日才结束的旅游计划提早结束赶了回来。
据李占兰回忆,当初马瑞芹不仅上班时看护她,下了班也陪她聊天,吃不了东西,马瑞芹把苹果切成特别薄的片儿,一点一点喂她。当年离开兖州的时候,马瑞芹把她送到火车站,还送给了她一件黑格白底的小褂子。
“临走,干妈还送给了我一个红格白底的围巾。”李占兰回头看向张子华老人,一起回忆当初的那份感动。
“我现在生活很幸福,越幸福就越想念恩人。我也经常教育孩子为人要善良。”李占兰说。
张福光、李占兰夫妇将从唐山带来的麻糖、板栗以及《唐山大地震》书籍送到恩人手中,并给三位恩人带去了《燕赵都市报》7月14日的报纸作为纪念。
双方见面后,兖州市人民医院还组织了一个简短的欢迎仪式,并带两位来自唐山的远方客人重游医院。张福光还将写有“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医德高尚,真诚感谢”的锦旗送到兖州市人民医院院长亓仲儒手中。
原来的老建筑已经都没有了,李占兰原来住的病房如今已改建成了一个漂亮的小花园,当年的一个办公楼还保存着,但已经是供离退休人员活动的地方。
当天,兖州市人民医院还冲洗出了李占兰到医院省亲的照片,连带着医院发展变化的照片装订成册,送给张福光、李占兰夫妇,祝愿夫妻俩永远安康幸福。张福光、李占兰夫妇对兖州人民深深地鞠躬致谢,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