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距离第23届省运会开幕还有5个多月时间,在此次赛事的承办地济宁,5月份各个省运场馆就将全面竣工。在主会场济宁奥体中心,一场三馆上空响起了省运会会歌《共圆梦想》,这不仅是场馆的一次次赛前调试,更是为即将到来的省运会奏响的欢迎曲。
场馆设计融合地方文化特色
3月31日,记者来到位于济宁市太白湖新区的济宁奥体中心。此时奥体中心的外部装饰已基本完工,借鉴了红、黄、蓝三色宝石而设计的综合体育馆、射击射箭馆、跳水游泳馆像三颗璀璨的宝石一般环绕在主体育场一侧。
在主体育场内,田径场上已经用白线划好了跑道。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跑道全部来自意大利,和北京的鸟巢用的是同种材料,是山东省首家达到国际田联二级认证标准的跑道。记者看到,场地中央的草坪也已铺设完成,几名工人正在做最后的检修。整个奥体中心都能听到省运会主题曲《共圆梦想》,这是场馆正在对音响进行调试。
“奥体中心的工程已经到了收尾阶段,三大场馆作为二期工程也已进入工程的扫尾阶段,近期将启动内部设施、设备的调试。”济宁市体育局副局长班建新说,5月20日,综合馆和射击射箭馆就将迎来测试赛和省运会预赛。
随着省运会临近,被当地居民唤作“石立方”的嘉祥体育馆、好似千帆航行的微山体育中心、主打节能牌的兖州新体育中心、凸显蒜都文化的金乡综合体育馆,各个设计精巧代表各县市区历史文化风格的场馆也陆续进入工程的最后阶段。
第23届省运会吉祥物“宁宁”
招募志愿者,让更多人参与省运
在济宁医学院,记者见到大三学生唐果,这个文质彬彬的男生来自重庆,虽然说话声音不高,但语气中却掩藏不了对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的期待。
“三年前刚来济宁医学院报到的时候,车子路过咱济宁的奥体中心,我当时就很好奇,这里将来是要做什么?”唐果说,当得知那里将是山东省运动会的主会场时,他心里就琢磨着:“我能不能有机会参与到这场体育盛事中?”听说学校开始招募省运志愿者之后,他第一时间填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几天唐果刚结束了省运志愿者的首次培训,他回到学校后每天都复习培训要点。他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医疗救助、服务礼仪、应急救援等培训内容,“现在闲下来,我都要看上几遍,我们作为骨干志愿者,还要对其他同学进行培训。”
现在济宁医学院已经选拔了1500名省运会志愿者,他们当中大多都参与过社会活动。来自护理学专业的大三女生李亚敏就是如此,她和同学们组织的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不仅每天去医院进行志愿服务,每周还去社区为老年人义务量血压、体检。“大一时听老师说我们能赶上省运会,没想到以前参加的这些社会志愿服务刚好帮了忙,这让很多同学在当志愿者时更有经验了。”李亚敏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服务省运,济宁市将面向全市招募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三类共计12000名。“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招募了近3000名志愿者,培训工作正在有序展开。”共青团济宁市委副书记佀传周介绍。
设计吉祥物,功课做了一年多
“人文济宁·精彩省运”,围绕第23届省运会的主题口号,2013年9月份,济宁市在济宁奥体中心发布了省运会徽和吉祥物。取名为“宁宁”的吉祥物一经亮相,萌态十足又颇具济宁味儿的造型,立刻让不少济宁市民成了他的粉丝。
“宁宁的设计我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可前期做功课却用了一年多。”宁宁的设计者王寿涛告诉记者,在设计之前,如何把济宁的元素糅进设计理念,着实让他费了不少心思。“宁宁的外装采用蓝色,并且腿部和头顶的发髻也设计上了水纹,这都寓意着济宁丰富的水文化。”王寿涛说,运河、微山湖等水系所衍生的文化底蕴是济宁人文特色的重要构成之一,所以才想着要在吉祥物中体现出来。
之所以会设计成一个可爱的人物,王寿涛称这也是与济宁的人文特色密不可分的。“很多大型活动采用的吉祥物多是动物、植物,可是一提起济宁,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孔子,是儒家文化,那么用动物、植物显然体现不出这种文化特色。”鉴于此,王寿涛决定设计一个可爱的小人,“可爱的形象寓意体育的活力,而用人物来作为吉祥物,毫无疑问是体现灵性的最佳选择。”
同样,形似“荷花”的会徽,不仅像是“三位手拉手奔向前的运动员”,同时又是数字“23”变形所构成,图形包含变形的古汉字“山”、抽象的“济”字,中间人形头部的图案还是抽象的“山东地图”。